日本一级爽快片淫片高清特级_日韩中文字幕网_国产视频在线免费观看_好男人资源在线观看高清社区

歡迎光臨水表信息網!
行業資訊
當前位置: 首頁 » 行業資訊 » 供水新聞
 
供水新聞

內鄉“水費風波”引出的體制困境

字體: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發布日期:2006-07-18  瀏覽次數:565
內鄉縣自來水公司的一項違規收費被用戶質疑后取消,然而,這次風波卻暴露出了本屬于“壟斷性企業”的自來水公司負債經營的困窘現實——內鄉“水費風波”引出的體制困境

  核心提示

  7月初,內鄉縣的部分自來水用戶紛紛向媒體反映,稱該縣自來水公司長期以來對用戶月用水量不足3噸按3噸收費,強制實行最低消費,這在地處伏牛山系的小縣城引發了一場風波。記者調查發現,這項存在了四年的收費項目屬于違規操作,事發后,在社會輿論的關注下,自來水公司向縣政府匯報并取消了這項“霸王條款”。

  事實上,內鄉縣違規收取的費用并不多,為何這個屬于政府壟斷經營的企業如此鋌而走險?在走訪中記者發現,內鄉縣自來水公司目前運營困難,長期負債經營,甚至連職工工資都無法及時發放,職工養老金更是拖欠金額在百萬元以上。是什么導致了這個奇怪的現象?縣級自來水公司該如何走出困境?

  “水費風波”始末

  “不足3噸按3噸收費,這不是鼓勵浪費嗎?”每到收水費的日子,居住在內鄉縣城的張先生都要為這個問題生氣,因為他家人少,用水量很小,每個月都不足3噸,可是內鄉縣自來水公司卻要按照3噸的標準收取費用。

  張先生的遭遇并不是個案,自2001年起,內鄉縣自來水公司一直執行著這個最低消費的政策。7月5日,深感不公平的張先生向有關部門投訴了此事,同時也向新聞媒體反映了這個現象,隨后此事引起了內鄉縣不少自來水用戶的不滿。

  面對用戶的廣泛質疑,內鄉縣自來水公司總經理李守杰卻認為這樣的收費是合法的。李守杰拿出了兩份文件,一份文件是1997年1月5日河南省政府頒布的《河南省城市供水管理辦法》,另一份文件是縣政府辦公室于2001年8月27日出臺的《內鄉縣縣城供水管理規定》,文件中有關于“最低消費”的政策規定。

  此事也引起了南陽市物價部門的關注,他們接受記者采訪時說,2002年10月23日,河南省發展計劃與改革委員會、河南省財政廳、河南省建設廳、河南省水利廳、河南省環保局聯合下發了《關于進一步推進我省城市供水價格改革的意見》,自當年11月1日起,取消任何不利于節約用水的用戶用水最低消費的規定。

  也就是說,自2002年就該取消的最低消費標準,在內鄉縣違規存在了4年。

  “我們沒有接到后來的這個文件,也不知道。”7月7日,內鄉縣自來水公司總經理李守杰接受記者采訪時說,用戶們的質疑出來后,他專門上網查詢了這個后來出臺的文件,發現確實屬實,因此他已經起草了一個報告,向縣政府匯報此事,并準備取消最低消費。

  7月8日,記者見到了這個蓋有自來水公司公章的報告,報告建議縣政府廢止《內鄉縣縣城供水管理規定》中關于最低用水消費標準的規定。

  “最低消費”的合法與隱情

  “現在全國都在建設節約型社會,自來水公司怎能背道而馳?”內鄉縣城區市民張先生的質疑代表了不少用水居民的心聲。

  “實際上,我們執行最低消費的收費制度是有依據的。”內鄉縣自來水公司總經理李守杰說,由于在城市自來水供應中,存在“跑、冒、滴、漏”等普遍現象,加之其他的損失在內,抬高了自來水企業的運營成本,因此,政府為了保障城市供水事業的健康發展,制定了相關的制度。省政府在1997年1月5日頒布了《河南省城市供水管理辦法》,其中第三十一條規定:“生產、經營、生活等用水實行分表計量收費,用水量未達到水表底度的,按規定的底度標準收取水費。”而2001年8月27日出臺的《內鄉縣縣城供水管理規定》也規定:“縣城供水單位對用戶實行最低基數定額計量,用戶每月用水量低于最低量,按最低量計收。”

  也正是基于此種原因,自來水公司采取“最低消費”是一種“潛規則”。但是,2002年,河南省發展計劃與改革委員會等相關單位又出臺新規,取消了這個不利于節約用水的規定,使原本合法的“最低消費”沒有了政策依據。

  事實上,在內鄉縣城,每月的用水量不到3噸的用戶并不多,只有二三百戶左右,對于自來水公司而言,違規收取的費用并不多。李守杰透露說,目前內鄉縣執行的水價是每噸2.15元,其中0.85元是替政府代收的南水北調基金和污水處理費,實際每噸的收入只有1.3元。

  李守杰告訴記者,之所以一直執行最低消費還有一個原因是,由于內鄉縣自來水用戶大部分安裝的是旋翼濕式冷水表,這種老式水表靈敏度較低,如果用戶把水龍頭開得很小,水表的指針就不走。因此出現了不少用戶“鉆空子”,采用麻線水、滴水的辦法偷水,公司沒辦法監督,損失不小。“我們公司現在每個月的收費率只有供水的一半。再加上管網老化、設備維護費用高等因素,導致公司的經營陷入困境。”

  違規收費背后的無奈

  “我們也是沒有辦法,公司一直是在虧損運營。”李守杰面對突如其來的質疑顯得有些無奈。

  李守杰說,內鄉縣自來水公司由于長期處于政策性虧損狀態,目前日供水在8000噸左右,收回的水費還不足維持正常的開支。

  “前幾天剛和勞動部門達成協議,每年償還養老金1.2萬元。”李守杰說,由于公司負債累累,造成職工的養老金等不能及時繳納,勞動保障部門催繳多次,沒辦法,才與他們達成還款協議,每年還1.2萬元。“估計全部還完需要一百年。”

  作為內鄉縣的“壟斷性企業”,為什么自來水公司陷入如此困境呢?

  李守杰說,公司作為政府壟斷性企業,在經營過程中,既要講經濟效益,更要注重社會效益。公司在運營前核算的水價完全成本是2.45元每噸,而且南陽市物價局于2004年9月14日對內鄉縣城區自來水價格進行了調整,居民生活用水收費標準為1.5元每噸,但是,當時縣政府考慮到居民的實際承受能力,將價格定為1.3元每噸。

  多年的運營之后,內鄉縣的自來水供水網絡老化,水的損耗日益增大,但是管網建設又全靠企業自籌資金解決,因此自來水公司常年負債經營,連續多年出現經營性虧損。目前,自來水公司職工的平均工資都在500元左右,但還是不能全額準時發放,只能發放工資的一部分,而拖欠職工的養老金等費用更是高達一百多萬元。

  在遞交給縣政府的報告中,內鄉縣自來水公司在取消“最低消費”的同時,提出了“漲價”的請求,要求將目前的每噸水費由1.3元提高為物價局核準的1.5元。按照這個標準,加上政府征收的南水北調基金和污水處理費,內鄉縣城的自來水價格將為2.35元每噸。

  “我們想漲價后多少能彌補一些公司的‘窟窿’。”李守杰說。

  “壟斷企業”的體制困境

  據了解,內鄉縣自來水公司是隸屬于縣建設局的二級機構,屬于事業單位,企業化運作,目前的日最大供水能力為萬噸,而正常的水供應為8000噸左右。和其他自來水公司一樣,內鄉縣自來水公司屬于“壟斷性企業”。

  7月8日,內鄉縣建設局黨委書記丁金安告訴記者,目前內鄉縣自來水公司有職工176人。

  “說實在話,自來水公司的工作有60個人足夠了。”丁金安說,由于歷史遺留問題和企業轉制不徹底,自來水公司目前編制內人數為176人,每個月僅工資一項就占了公司收入的絕大部分,公司為此不勝其累。至于公司人員身份的復雜性,丁金安表示不愿多談。

  而實際上,按照相關規定,萬噸水廠的正常編制應為93人,值得參考的一個數據是,利潤連年增長的深圳市自來水(集團)日供水能力為167萬噸,員工只有1900多人。由于公司冗員重荷,反而降低了員工的工作積極性,如此惡性循環,導致了目前的困難重重。

  “目前我們能做的只能是厲行節約,減少費用開支,降低供水成本,向管理要效益……”談起自來水公司的出路,內鄉縣自來水公司總經理李守杰認為,面對企業的體制弊病,并不是一時半會就能解決的問題,只能在今后的經營過程中逐漸減員、增效、降耗,控制生產成本,實現資源合理配置和企業自身發展的統一。③43

  自來水的正常供應對于城區來說是關系民生的大事。本報資料圖片

  水表老化,計數不靈敏成為自來水公司實行“最低消費”的一個理由。本報資料圖片

 
免責聲明:
本站所提供的文章資訊、圖片、音頻、視頻來源于互聯網及公開渠道,僅供學習參考,版權歸原創者所有! 如有侵犯您的版權,請通知我們,我們會遵循相關法律法規采取措施刪除相關內容。


 
[ 行業資訊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訴好友 ]  [ 打印本文 ]  [ 關閉窗口 ]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