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一级爽快片淫片高清特级_日韩中文字幕网_国产视频在线免费观看_好男人资源在线观看高清社区

歡迎光臨水表信息網!
行業資訊
當前位置: 首頁 » 行業資訊 » 供水新聞
 
供水新聞

東營率先頒布實施《農村公共供水管理辦法》

字體: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發布日期:2010-09-28  來源:中國網濱海高新  瀏覽次數:269
    讓農民群眾喝上優質水放心水
    中國網·濱海高新訊 農村集中供水工程建設是一項重要的民生工程,也是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重要內容。今年,東營市在全省率先頒布實施了《農村公共供水管理辦法》。實施農村飲水安全工程,這是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和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重要內容,對于保障廣大農民群眾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改善農村人居環境,提高農民生活質量,加快實現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目標具有重要意義。
    辦法出臺 恰逢其時
    有關資料表明,2005年通過農村飲水普查,東營市有75%的農村人口飲用苦咸水、含藻水、高氟水,部分村莊供水工程存在老化嚴重現象,致使供水保證率下降,導致農民群眾飲用水源水質和供水水質比城市供水質量差。要從根本上解決農村飲水問題,讓農民群眾用上安全方便的自來水,必須建設集中供水工程。從 2005年開始,市委、市政府啟動了農村集中供水工程建設,經過近幾年的不懈努力,東營市采取嫁接城區管網、新建水廠和機井群連片供水三種模式,共新建水廠3座,嫁接油田及城區水廠12座,打深井95眼,建設水質檢測中心6處,鋪設各類主管線3334公里,實際日供水能力達到47.5萬立方米,基本實現了農村集中供水全覆蓋,極大地改善了農村生活、生產條件,為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提供了良好的用水保障,贏得了廣大農民群眾的衷心擁護。工程建設是基礎,管理是關鍵。由于工程數量多,覆蓋范圍廣,建后管理工作十分艱巨。目前大部分工程主要是依托鄉鎮水利站管理,責任主體不明確,機構不落實,專業管理人員缺乏,維護管理費用不到位,管理工作不能正常開展,影響工程效益的發揮。如何保障農村供水工程長效運行、農村居民長期飲用安全衛生的自來水等問題日益突出。
    為了切實解決東營市農村供水工程建設與管理工作中存在的問題,進一步提高農村供水經營水平,切實保障農民飲水安全,使農村飲水安全工程走“建得成、用得起、管得好、長受益”可持續發展的道路,有效規范東營市農村供水行為,今年5月,東營市頒布了《東營市農村公共供水管理辦法》(以下簡稱《辦法》),標志著東營市的農村飲水工程建設、管理工作又上了一個新的臺階。
    內容完善 職責明確
    東營市出臺的《東營市農村公共供水管理辦法》包括“總則”、“建設管理”、“運行管理”、“水源及水質管理”、“水費收取與使用”、“法律責任”、“附則”等,共七章五十三條。主要是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水法》、《山東省農村公共供水管理辦法》等有關法律、法規,結合東營農村供水工程建設和管理工作實際,從規劃建設、運行管理、水源及水質管理以及水費收取與使用等幾個方面規范了各方面的權利義務。
    《辦法》規定,農村公共供水應當遵循政府引導、市場運作、社會參與、統一規劃、安全衛生和節約用水的原則,統籌水資源,實行規模化發展、標準化建設、市場化運作、企業化經營、專業化管理,逐步實現城鄉供水一體化。
《辦法》還詳細區分了各部門的職責范圍。水利部門負責本行政區域內農村公共供水的管理工作,農村供水管理機構負責具體實施農村公共供水管理。發展改革部門會同水利部門負責農村公共供水項目建設管理;財政部門負責農村公共供水項目資金的籌集與管理;價格部門會同水利部門負責農村公共供水水價的核定和監管;衛生部門負責農村公共供水水質衛生監督、監測和提出防病改水地區范圍;環保部門負責制定飲用水水源地保護區劃定方案的技術工作,實施環境監管、工業污染防治及水源地水質監測;國土資源部門會同水利部門負責農村公共供水項目用地手續辦理、劃定供水主管道和其他供水設施安全保護范圍;審計部門負責農村公共供水項目審計;城鄉規劃、住房城鄉建設、農業等有關部門按照職責分工,做好與農村公共供水相關的工作。
    同時,《辦法》鼓勵研究、開發、推廣農村供水用水的新技術、新工藝、新材料、新設備,為節約用水和安全供水提供技術支持。任何單位和個人都有保護農村公共供水水源、供水工程及其附屬設施的義務,有權制止、舉報破壞或者損壞供水水源、供水工程及其附屬設施的違法行為。
    搞好供水 重在管理
    搞好農村公共供水,加強管理十分重要。為此,東營市出臺的《辦法》作了一系列的詳細規定。
    關于農村公共供水工程建設管理問題。工程建設是實現農村飲水安全的基礎,東營市農村供水工作雖然取得了顯著成績,但今后一個時期仍然面臨著進一步發展和改造提升農村供水能力和水平的問題。為此,東營市總結多年來農村供水的實踐經驗,在《辦法》中專門設置了“建設管理”一章,對農村供水工程的發展規劃、建設程序、設計施工、工程驗收等進行了規范。
    關于農村公共供水工程運行管理問題。能否鞏固農村公共供水工程的建設成果,更好地服務于新農村建設,關鍵在于運行管理。為此,《辦法》對供水工程的產權關系和經營模式作出了明確規定,所形成資產應由縣(區)政府核發產權證。農村公共供水工程所有權確定后,可以按照所有權與經營權分離的原則,由投資者按照不同出資情形確定供水經營者,負責公共供水工程的經營管理。積極穩妥地推進農村供水工程產權制度改革,通過拍賣、租賃、轉讓等多種形式進行產權流轉,所得收入應當用于當地農村供水事業發展。同時,《辦法》還對供水單位的義務、必備條件、經營行為作出了明確規定,為農村供水工程良性運行提供可靠的保障。
    關于農村公共供水工程水源及水質管理問題。為了讓廣大農村居民用上安全、放心的自來水,確保農村供水安全,在《辦法》中專門設置了“水源及水質管理”一章,對水源保護區的劃定、水質監測制度、水源地保護、供水安全應急預案等作出了明確規定。在水源保護方面,《辦法》規定:水源保護區由縣區政府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水行政主管部門、供水、衛生、國土資源、建設等部門共同劃定水源保護區和供水工程管護范圍方案,經同級人民政府批準后公布;縣區政府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應當在水源保護區設立明確的地理界標和明顯的警示標志;水源地、水源保護區和工程設施保護范圍內,不得從事可能污染水質的行為。在水質檢測管理方面,《辦法》規定:縣區政府環境保護和衛生行政主管部門應當按照職責分工,加強對農村供水水源、供水水質的保護和監督管理,定期組織有關監測機構對水源水質進行化驗、檢測,并公布結果。為應對供水中的突發事件,《辦法》規定供水單位應當制定農村公共供水安全應急預案,并報縣區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門備案。
    關于農村公共供水工程水費收取與使用問題。供水工程建設完成后,為保證供水工程長期發揮效益,一方面要加強管理和供水工程設施的維修養護;另一方面,對農民關心的供水水價問題要作出規范,建立健全水價制定和發布制度。為此,在《辦法》中對確定供水水價的基本原則、水價制定和公示制度以及用水計量設施等作出了規定。同時,為體現“以人為本”的執政理念,根據《山東省人民政府關于實施全省村村通自來水工程的意見》和《東營市人民政府關于城鄉供水一體化工程向農村供水水價問題的通知》規定,對農村居民生活用水規定了優惠措施,即對向農村居民生活提供的實際水量,經當地水行政主管部門核實后,不征收水資源費和污水處理費;全面推行總量控制、定額管理制度。
    相關鏈接:
    東營市的農村飲水主要經歷了三個階段: 1998年以前為第一階段,通過挖坑塘、打機井等方式,解決了有水吃的問題;1999至2002年為第二階段,通過實施村內自來水工程,解決了方便飲水的問題;2005年至今為第三階段,實施農村飲水安全工程,按照社會主義新農村和小康村建設的標準進行統一規劃,擴大工程規模,合理布局,建設農村集中供水工程,供水管線與服務區村級管網對接,進村入戶,水質達到國家部頒標準,解決了人民群眾的飲水安全問題,并實現 24小時不間斷供水,真正做到了“農村供水城市化,城鄉供水一體化”。《東營市農村公共供水管理辦法》從規劃建設、運行管理、水源及水質管理以及水費收取與使用等幾個方面設定了各方的權利和義務,規范了工程的建設和管理。《辦法》的實施,為農村飲水安全工程的建設管理、經營機制創新、產權制度改革等提供了依據,為農民群眾長期飲用安全水奠定了基礎,促進全市農村飲水安全工程走“建得成、用得起、管得好、長受益”的可持續發展之路。(記者楊君)
 
免責聲明:
本站所提供的文章資訊、圖片、音頻、視頻來源于互聯網及公開渠道,僅供學習參考,版權歸原創者所有! 如有侵犯您的版權,請通知我們,我們會遵循相關法律法規采取措施刪除相關內容。


 
[ 行業資訊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訴好友 ]  [ 打印本文 ]  [ 關閉窗口 ]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