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日,南京市正式通過了國家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聯合考核組的“大考”,成功創建“國家節水型城市”。據市供水節水管理處透露,下一步南京市將繼續打好“水仗”,至2010年,50多個街鎮的居民將喝上優質水,并在更大范圍內實現雨水收集利用。
據了解,考核組在南京市聽取了工作匯報并實地檢查后,合議評審認為:2005年正式啟動創建國家節水型城市活動以來,南京市城市節水管理得到進一步加強,城市節水工作已較全面地達到了《節水型城市考核標準》的要求。
據悉,至2010年,南京市城鄉公共供水普及率將達到90%以上,新建濱江、龍潭等8座水廠,新增供水能力155萬噸/日,新建、改建鐵心橋、麒麟等8座自來水增壓站,新埋設500毫米以上口徑供水管線115公里、300毫米以下管線140公里,改造管網100多公里,覆蓋街鎮將達50個以上。同時,改進制水、供水工藝,到2010年全面達到《生活飲用水衛生標準》要求。
在節水源頭管理上,將大力發展高技術、高效益、低能耗、低污染的“兩高兩低”產業,進一步提高石化、冶煉、電力三大高耗水行業污水處理再利用和循環水利用水平,到2010年,三大行業水循環利用率提高到90%以上。
在提高城市污水集中處理能力方面,三年內,新、擴建主城、鄉鎮和開發園區20座以上污水處理廠,新增污水處理能力約100萬噸/日。全市市級以上開發園區和所有鄉鎮基本實現污水集中處理。
此外,南京市還將引導更多的企業(單位)、小區創建節水型企業(單位)、小區,利用小區積蓄雨水和中水澆灌綠地、噴灑路面、清洗車輛等。對規劃用地面積在2萬平方米以上的新建項目,利用3—5年的時間實現雨水收集利用的強制推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