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萬人口,263平方公里的小區,分布有3個大型污水處理廠,日處理能力16萬噸,總投資2.4億元。這一組似乎并不關聯的數據,恰恰勾勒出了山東淄博市周村區“環保先行,推進區域間、經濟社會間、人與自然間協調發展”的大和諧理念。
周村區的工業和生活污水主要排向孝婦河,流經下游兩市三縣入小清河注入渤海。保護孝婦河、小清河兩條母親河成為沿河流域的一項重要任務。今年6月17日,該區歷史上投資最大的環保項目———北郊污水處理廠正式開工。該項目建成后,周村區污水排放將穩定達到一級A類標準,其處理規??梢员WC未來10年周村區流入孝婦河、小清河的水質安全無憂。
作為紡織、化工、造紙、建材占主導地位的老工業城市,經濟發展的同時也造成了環境的破壞。到2002年,周村工業廢水和生活污水最高峰已突破3萬噸,對河道、農田、地表水造成不同程度的污染。為保護好周村這一生態園林城的美譽,一系列如取締窯爐、關閉麥草制漿、治理淦河、涿河、米溝的“水體治理風暴”旋即刮起。2002年,淦清污水處理廠應運而生。這個作為當年淄博市第一個由區縣投資建設的污水處理廠,4年來周村先后投入7700多萬元,規模從2萬噸提升到4萬噸,出水水質由B類提高到A類。
然而隨著周村經濟的飛速發展,日排量最高峰達到6萬噸的污水量讓它顯得力不從心,作為一個負責任的地方政府,就不能把污染的壓力“流給”下游。在剛剛完成淦清污水處理廠擴容改造僅1個月后,又緊急上馬北郊污水處理廠。
位于周村南部的萌山水庫,擔負著淄博市三個區縣10萬畝農田灌溉和下游工業用水,是魯中地區重要的戰略備用水源地。但近年來,來自上游及周邊的工業、生活污水對湖水形成了嚴重污染。為把萌山水庫打造成淄博“西湖”,近年來,周村區建成4000多畝人工防護林,下大力氣清理網箱養魚。同時,投入4000多萬元開工建設了日處理4萬噸的王村污水處理廠,一期2萬噸于5月底投入運營。它的建成不僅改善了周邊群眾的生活質量,還保護了庫區的波清水凈。
水清、景美、生態好,環保先行的理念正為生態周村建設增添新的內容:未來5年時間內,周村城市污水處理將實現100%達標排放,城市污水處理廠中水實現100%資源化利用,區域內被污染的主要水體實現100%生態功能恢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