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湖藍藻不僅在無錫引發了水危機,也引起太湖流域一系列的連鎖反應:目前,太湖藍藻已呈全湖性分布;在東太湖蘇州水域,藍藻暴發還導致了大量魚類死亡。
????嘉興市環保局原局長潘啟明告訴記者,“藍藻危機”告誡人們,一直以來太湖上游受益、下游遭殃的格局正在改變。太湖污染已呈現“一體化”趨向,環太湖各方沒有誰能夠置身其外。
????嘉興市位于太湖的下游,長期以來承受著上游地區的發展之“痛”。據介紹,嘉興地表水質均低于五類標準。為保障居民飲水安全,嘉興市付出了上百億元的代價,自來水每噸價格達2.55元,遠遠超過周邊地區的水價。
????太湖為何久治不愈
????蘇州市政協主席馮瑞渡認為,太湖所出現的問題,固然有技術層面的問題,但主要還是機制方面的問題。太湖水面涉及蘇州、無錫、常州、湖州等市,這種行政隸屬上的分割局面,導致太湖的治理與保護一直處于無序狀態。
????治理也須一體化
????無錫水危機暴發后,江蘇省常務副省長趙克志指出,蘇錫常都處在環太湖區域,要樹立三市一體,“一損俱損、一榮共榮”的意識,合力治污。
????蘇錫常地區是江蘇省環太湖區域的主要城市,如能達成合力治污,對江蘇省的太湖治理具有重要意義。然而,沒有同為環太湖沿岸省市的上海和浙江的支持,江蘇省能夠獨立治理好太湖的污染嗎?
????太湖治理,從客觀上要求長三角一體化邁出新的步伐。
????長三角一體化,最終的目標就是要打破行政壁壘,使市場要素在各地自由流動。太湖水危機則第一次真正迫切地將打破行政壁壘,進行區域統籌等課題提到了環太湖沿岸各方的面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