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總投資約16億元,首期設計規模48萬m3/日的花都水廠及配水管道工程項目,在質量監督部門的嚴格監督下,廠區部分順利通過項目竣工驗收,標志著花都水廠建設質量完全符合國家法律法規及工程建設強制性標準要求。
竣工驗收會現場
在花都區委區政府和廣州水投集團的大力支持下,花都水廠及配水管道工程于2022年8月正式開工建設,2024年順利并網投產。作為花都區供水史上最大型的水廠建設工程,項目全過程秉承“綠色生態、低碳環保、智慧創新、穩健高效”的現代化建設理念,投產后廣州水投花都自來水公司水廠總設計產能已達近70萬m3/日,可滿足全區的用水需求,為“十五五”期間花都區經濟騰飛夯實民生保障基礎。
黨建引領強根基 先鋒領航促攻堅
廣州水投花都自來水公司切實發揮黨建引領作用,成立花都水廠工程項目部黨支部,構建“黨建進工地”工作機制,通過黨委掛帥領航、支部頭雁領路、黨員先鋒帶頭、干部職工責任先導,構建黨建賦能工程建設體系,切實將組織優勢轉化為攻堅克難的制勝效能。
花都水廠“黨建進工地”授旗儀式
把支部建在項目上、把黨旗插在工地上,推進黨建與工程建設進度、質量、安全、成本、創新等深度融合。“聚焦三個關鍵,實施兩個重點,打造黨建+N”的“3+2+N”工作法,分片區設立“黨員責任區”“黨員先鋒崗”,組建“黨員突擊隊”和“黨員先鋒隊”,按專業劃分規劃報建、科研技術、機電設備、質量安全、施工計劃和后勤保障6個黨員先鋒分隊,各自負責專業范圍事務的牽頭組織、日常巡檢、提供服務等,落實黨員責任分區,凝聚工作合力,有效提升工程項目的管理水平。
技術應用創新 智慧賦能全周期
項目在建設過程中深度應用BIM技術,搭建BIM+GIS協同管理平臺,實現全過程智慧化管理,涵蓋設計、施工、采購各階段,對質量、安全、進度、投資進行精準管控,使參建各方實現基于統一BIM模型開展項目建設全過程管理。同時,充分利用BIM模型、BIM+GIS數據進行設計優化及工藝模擬,輔助工藝、道路、景觀等各專項專業高質量高效率完成設計,并為各專業提出154個設計優化建議。項目在BIM相關的研究與應用方面,先后獲得第四屆“智建杯”智能建造創新大獎賽設計組金獎,第五屆“市政杯”BIM應用技能大賽設計組二等獎等6個全國性獎項。未來,水廠將依托BIM技術打造“源、廠、網、站、端”全流程集約化運營管控中心,并配套建設工藝全流程智慧控制系統、智慧化無人實驗室等,實現精細化、智能化管理。
花都水廠BIM應用獲“智建杯金獎”和“市政杯二類成果”
質量為核嚴管控 精品工程夯根基
項目自始至終堅持以質量為核心的理念,在施工過程中,對重要部位實施全程旁站監督,并組織施工、監理單位對關鍵工序與隱蔽工程開展嚴格驗收,針對重點工序執行二次質量檢查,確保施工環節的高標準與嚴要求。同時,通過日常巡查、定期檢查、專項督查等機制,全面排查施工現場的質量隱患。依托每周定期召開的監理例會及其他專項會議,深度剖析施工過程中的質量問題,提出明確的整改要求與改進措施,形成專項整改閉環管理。花都水廠施工質量獲得市水務局表揚肯定,標段一和標段二分別獲得廣州市市政公路行業綠色施工示范工程。
全程監督防風險 閉環管理保規范
項目建立效能、廉潔、審計“三位一體”的監督體系,綜合運用日常檢查、明察暗訪、資料查閱、談心談話等方式開展監督,保障項目重大決策部署落地見效。
公司紀委構建常態化協同監督工作機制,聯合業務部門組建效能檢查小組,對項目現場施工、安全措施、隱蔽驗收、應急演練等工作開展效能監督,實現問題立改、限時閉環。借助項目全過程審計力量,圍繞投資控制、設計變更、材料設備、專業分包等關鍵環節深挖細查,發揮審計工作事前、事中、事后全過程反饋的作用,確保項目全過程經濟活動合法合規。聚焦問題“起底整改”和“回頭看”,聘任第三方紀律監督員,聚焦項目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加強廉潔風險排查監督,保障建設管理主體責任有效落實。并推動廉潔文化進工地,形成全鏈條廉潔教育學習和暢通信訪舉報受理渠道,全方位實現項目建設規范有序。
花都水廠航拍圖
自投產以來,花都水廠及配套管網運行穩定,水質、水壓等各項指標持續達標,獅嶺鎮、花山鎮、赤坭鎮、炭步鎮、新雅街等缺水缺壓區域普遍供水壓力增加0.09Mpa以上,多個歷史反映水壓問題的小區缺壓情況得到有效緩解,極大程度提高了用戶用水滿足感和幸福感。下階段,廣州水投花都自來水公司將加大花都水廠配套散水管網建設及接駁力度,逐漸擴大管網覆蓋面和供水能力,加快推動“三橫六縱”供水管網布局,配合區水務局加快推進“三同五化”項目改造提升工作,爭取早日讓更多市民群眾享受到優質北江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