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準發力,合力攻堅,高效推進項目建設。按照《關于海原西河灌區深化農業水價綜合改革推進現代化灌區試點實施方案》,確定了目標清單、任務清單和創新清單,壓實工作責任,合力攻堅推進。總投資7.1億元的水源工程于2023年10月建成投入運行。總投資4.2億元的田間高效節水灌溉工程于今年1月開工建設,5月投入運行,共發展高效節水灌溉面積12萬畝。實施完成西安供水水源工程數字孿生泵站提升,建成水泵、電機、電氣設備、管線水錘監測的“四預”系統,初步實現“四預”功能,正在試運行階段。
擔當作為,高位推動,形成合力強化保障。成立以縣委、縣政府主要領導為主任,縣級分管領導為副主任,相關部門、鄉鎮為成員的水資源管理委員會及深化農業水價綜合改革推進現代化灌區建設試點領導小組,明確組織機構,工作職責、議事規則和工作細則,定期召開專題會、領導小組工作推進會,聽取試點建設進展情況匯報,解決工作推進中資金短缺、推進不力等重點難點問題,形成主要領導親自抓、分管領導具體抓的工作格局,為高質量完成試點建設任務提供堅實組織保障。
履職盡責,分類施策,大膽創新體制機制。以“四水四定”試點縣和試點灌區建設為契機,大膽探索,創新體制機制。一是完善水價形成機制。綜合考慮供水成本、水資源稀缺程度及用水戶承受能力,初步完成供水成本測算,暫執行水價1.55元/立方米。二是建立精準補貼和節水獎勵機制。制定《海原縣西河灌區精準補貼和節水獎勵辦法》,重點對種糧農戶定額內用水水費由財政給予補貼,補貼標準0.37元/立方米;對采取節水措施節約用水、調整種植結構節水和工程管護較好的合作社、農戶、管水員按節水量分三個檔次予以獎勵。三是細化水資源管理機制。計劃用水實行村、鄉鎮(灌溉服務專業合作社)、供水單位、水務局四級審核上報機制。試點灌區12萬畝灌溉面積核查及農業用水確權工作已完成60%。同時,將末級渠系水費納入縣級財政預算管理,水費收繳嚴格落實“收支兩條線”,西河試點灌區骨干水費收繳率100%。四是健全工程管護機制。以灌區鄉鎮為單位組建3個鄉鎮灌溉服務專業合作社,負責灌區工程設施日常管護運行,保障項目良好運行,持久發揮效益。五是創新投融資機制。立足地方配套資金短缺的縣情和水資源短缺的水情,堅持“兩手發力”擴大水利有效投資,讓市場機制和政府共同發力,水源工程以PPP模式建設,引進寧夏水發集團有限公司負責項目的投融資、設計、建設、運營維護。成立寧夏水發海原供水有限公司,采取“項目公司+合作社”的運營管理模式,在縣水務局監督指導下,引入社會資本方獨立經營,灌溉服務專業合作社參與田間工程管理。六是嚴格地下水管理機制。制定了《海原縣西安鎮機井關停實施方案》,西河灌區通過引調黃河水替換地下水,關停灌區覆蓋范圍內的181眼農業灌溉機井,逐步解決項目區地下水超采和地下水生態修復問題,改善區域生態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