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8日,省水利廳印發《陜西省縣域農村飲水安全標準化建設工作方案》(以下簡稱《方案》),全面落實規模化建設、標準化管理、水質提升“三個專項行動”,以加快全面實現縣域農村飲水安全標準化,助推全省農村供水現代化和高質量發展。
《方案》提出,聚焦建立全鏈條農村飲水安全保障體系,我省全面推行“3+1”標準化建設和管護模式,優先推進城鄉供水一體化、集中供水規模化建設,因地制宜實施小型供水工程規范化建設和改造,加快供水工程運行“縣域統管”專業化管護全覆蓋。到2025年底前,10個縣(區)實現部級縣域農村飲水安全標準化,30個縣(區)實現省級縣域農村飲水安全標準化;2027年底前,20個縣(區)實現部級縣域農村飲水安全標準化,50個縣區實現省級縣域農村飲水安全標準化;2030年底前,全省所有涉農縣(區)基本達到省級縣域農村飲水安全標準化。
《方案》明確,各地要立足實際,全面提升縣域農村飲水安全標準化水平。關中、陜南地區要依托水資源稟賦和地理地形、現有工程規模比較優勢,率先實現縣域農村飲水安全標準化;陜北地區要重點開展小型供水工程標準化和集雨水窖現代化建設管理,加快推進縣域農村飲水安全標準化建設。準確把握體系布局、供水運行、監督管護、服務保障等4項內容,努力做到體系布局完善、設施集約安全、管護規范專業、服務優質高效,持續鞏固拓展農村飲水安全成果,接續發力宜居宜業和美鄉村供水保障。
《方案》提出,聚焦建立全鏈條農村飲水安全保障體系,我省全面推行“3+1”標準化建設和管護模式,優先推進城鄉供水一體化、集中供水規模化建設,因地制宜實施小型供水工程規范化建設和改造,加快供水工程運行“縣域統管”專業化管護全覆蓋。到2025年底前,10個縣(區)實現部級縣域農村飲水安全標準化,30個縣(區)實現省級縣域農村飲水安全標準化;2027年底前,20個縣(區)實現部級縣域農村飲水安全標準化,50個縣區實現省級縣域農村飲水安全標準化;2030年底前,全省所有涉農縣(區)基本達到省級縣域農村飲水安全標準化。
《方案》明確,各地要立足實際,全面提升縣域農村飲水安全標準化水平。關中、陜南地區要依托水資源稟賦和地理地形、現有工程規模比較優勢,率先實現縣域農村飲水安全標準化;陜北地區要重點開展小型供水工程標準化和集雨水窖現代化建設管理,加快推進縣域農村飲水安全標準化建設。準確把握體系布局、供水運行、監督管護、服務保障等4項內容,努力做到體系布局完善、設施集約安全、管護規范專業、服務優質高效,持續鞏固拓展農村飲水安全成果,接續發力宜居宜業和美鄉村供水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