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東山鎮為保障鎮域居民飲用水安全,依據國家、地方相關法律法規,以實際情況為導向,多措并舉,開展了具有地域性、針對性、專業性的飲用水水源地保護工作,成功實現了水源地水質與周邊環境均得到改善的雙贏局面。
出臺管理性文件,畫好行動“總框架”。在東山鎮開展系統整治之前,東山水庫常出現飲用水源被污染的問題,情況最為嚴重的當屬東山水庫飲用水水源二級保護區,整改前水源保護區附近有22家正在營業的餐飲店,以及174戶未收集處理的居民生活污水。針對此系列問題,東山鎮先后出臺《鄉鎮飲用水水源地保護辦法》《農村生活飲用水水質監測方案》《農村飲用水工程運行管理指導意見》,通過召開各項工作會議,明確了保護區范圍、保護目標、管理措施和檢測方法。
實施規范化建設,打好工作“組合拳”。發布《關于加強東山水庫及長江沿線飲用水源保護區管理的通告》,明確水源保護區周邊的禁止行為,使東山水庫及長江沿線飲用水水源一、二級保護區內的源污染得到了有效管控。對保護區確界立碑,明確保護區的范圍和邊界,并在飲用水水源保護區內設置相關宣傳警示標牌,安裝1300米防護網。對保護區進行規范化整治。深入推進飲用水水源保護區內的污染源清理工作,確保水源地水質安全;壓實管理責任,關停水源保護區域內的26家餐飲店,與商家簽訂不再從事經營活動的承諾書,并依法拆除保護區內的餐飲廣告招牌。加強對水源保護區及其周邊環境的監測管理。東山鎮建立了水質監測站,定期對水源地進行監測和分析,確保水質符合國家標準。
開展持續性監測,扣好干部“責任鏈”。為確保飲用水水源地保護成效穩定,防止保護工作后期趨于形式化、虛假化,東山鎮黨委政府部署了系列措施,確保穩固治理成效,切實達到改善飲用水水源水質的效果。一是進一步加強宣傳,即充分運用各類宣傳媒介,開展多層次、多形式的宣傳科普教育,不斷提高群眾保護水源地的自覺性和積極性;二是完善巡查制度,安排部署相關負責人增加巡查頻次,以“巡”促“改”,從根源上整治飲用水水源保護區新增污染源的問題;三是嚴厲打擊各類破壞飲用水水源保護區環境的違法行為,發現一起查處一起,以公開查處結果的方式加強群眾的環保意識;四是加大對水資源保護區域內基礎設施建設的支持力度,尤其是涉及生活垃圾收集、轉運、處理方面以及飲水安全等方面的基礎設施建設。
東山鎮黨委書記謝紹峰表示:“飲用水水源地保護不僅關乎生態環境,更直接關系老百姓的飲用水安全,是民生大計,是不可放松、不可懈怠的長久工程。我們將持續加強飲用水水源地保護工作,推動水生態保護,守護好群眾的‘水缸’,讓全鎮干部群眾吃上放心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