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從自然水源到居民家中,再到排水泵站、污水處理廠,最后進入生態循環,一滴水的旅程是什么樣的?上海全市排水泵站的地下水管廊是如何分布的?未來的“智慧排水”將發揮怎樣的作用?……在位于上海普陀區普善路606號的“上海市城市排水有限公司展示中心”,這些問題都可找到答案。

揭幕儀式現場。本文圖片來源:上海市城市排水有限公司
11月18日,利用原有老建筑更新改造而成的“上海市城市排水有限公司展示中心”正式揭幕。
澎湃新聞記者從上海市城市排水有限公司獲悉,該中心展示總面積528平方米,包括酌水知源、水滴石穿、樂水爭先、逆水行舟、科學治水、卓越興水六個部分。展館利用精彩的數字展陳手段,為參觀者提供排水科普知識和互動體驗。
百年跨越歷史展示長廊。
記者在展示中心看到,除了上海排水系統建設發展的歷史沿革,參觀者還能在這里看到排水公司運營管理著全市的排水泵站,也可以看到連接這些泵站的地下水管廊綿延阡陌,接近三萬公里的排水管道與一座座泵站堡壘,構成了上海城市的地下“水長城”。據城市排水公司相關負責人介紹,2023年梅雨季,“水長城”在風雨中守護上海,短短24天里排水量達到7200余萬立方米,平均5天再造一個西湖,為城市百姓的平安生活和生產發揮了重要作用。
在這里,參觀者還能真切感受到科技的力量——“全感知平臺”、“排水調度數字孿生體”,一組組數據將全市各條管線、各個泵站的生產運行狀態緊緊關聯,實現了從上游到末端全鏈路的廠、站、網、池等城市排水設施的一體化、精細化、數字化、智慧化調度,讓這座地下“水長城”真正“活了起來”,以數字引領的“智慧排水”正在賦予排水行業新的氣息。

“一滴水的旅程”展示項目。
據介紹,1921年,上海市第一座城市污水處理廠——北區污水處理廠開工建設,經過百年發展,上海排水走到了加快推進城市排水基礎設施投資建設、運營管理的新起點,開啟了建設具有系統完備、創新驅動,標準引領、市場拓展,提質增效、科學智慧行業標桿企業的新征程。
作為上海排水的核心主體,上海市城市排水有限公司成立于1995年,是服務和保障城市發展的基礎性、公益性的國有獨資有限責任公司。
“未來的上海排水,將圍繞國家對城鎮排水、生態環境、海綿城市和智慧城市等方面的新要求,服務上海建設更具韌性的生態之城。”上海市城市排水公司相關負責人表示,將致力打造一網調度體系、實現智慧排水的“新跨越”,推動現代企業新突破,在水環境建設和治理領域繼續排阻保暢、匯水澄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