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2日,記者從百色市水利局獲悉,截至今年7月底,百色已開展農業水價綜合改革100.8萬畝,農業節水累計約6343萬立方米,平均每畝節水約62.92立方米、糧食產量增加101.71公斤、農業產值增加616元。
近年來,針對水權分配難落實,獎補機制不健全等突出問題,百色以田陽區為試點,投入資金3470萬元,搭建用水管理平臺及用水管理APP,安裝智能供用水終端設備2000余臺。同時通過完善水權、水費收取等制度,增強農民水商品意識,完成橋馬、露美等7個片區和磺桑江等3個國管灌區共7.72萬畝耕地灌溉水價改革,提升農業灌溉現代化水平。
在試點的基礎上,百色逐步在大中型灌區推廣改革經驗,投入資金1390萬元,在右江灌區、西榮灌區、鳳圩灌區等大中型灌區進行渠道節水改造,配套增加自動計量設施,升級改造遠程控制閘門,提高信息化管理水平。目前該市10個大中型灌區中,已建成3個節水型灌區,其中右江灌區榮獲自治區“水效領跑者”稱號。
據了解,“十四五”期間,百色農業水價綜合改革任務約156萬畝,截至今年7月已完成64.55%,其中田陽、田東、德保等6個縣(區、市)全面完成改革任務。口廣西日報記者 韋鵬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