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據來源:水利部 制圖:王嬋
今年上半年,全國新開工水利項目1.76萬個、投資規模7208億元,較去年同期多3707個、投資規模多1113億元,其中,投資規模超過1億元的項目有1095個……在7月12日水利部召開的新聞發布會上,水利部副部長王道席介紹了2023年上半年水利基礎設施建設進展和成效。
“今年上半年新開工重大水利工程為歷史同期最多。”王道席說,對今年重點推進前期工作的重大水利項目,實行周報制度,緊盯前期工作各環節進度,爭取多批早開。目前,吉林水網骨干工程、河北雄安干渠、福建金門供水、四川三壩水庫、安徽鳳凰山水庫、江西鄱陽湖康山蓄滯洪區、廣西下六甲灌區等24項重大項目按期開工,加快構建國家、區域和省級水網工程體系。
落實水利建設投資也多于往年同期。據介紹,上半年,全國落實水利建設投資7832億元,較去年同期多352億元,增幅4.7%。其中,落實中央和地方財政資金4762億元,占落實總投資的61%;落實地方政府專項債券、銀行貸款、社會資本3070億元,占落實總投資的39%。“從各地落實情況來看,22個省份落實投資超過100億元,其中浙江、安徽、湖北、廣東、四川、江西、云南、江蘇等8省超過400億元,有力保障了大規模水利建設資金需求。”王道席說。
目前,各地全力加快水利工程建設進度,完成投資同比增加18.1%。“年初以來,各地抓住水利施工的有利時機,提早安排工程建設,從3月份開始,單月完成投資均超過1000億元,逐月遞增,6月單月完成投資達到1149億元。今年前6個月,全國完成水利建設投資5254億元,同比增加18.1%,其中,廣東、河北、云南、浙江、山東5省完成投資超過300億元。”王道席表示,一批重大工程實現關鍵節點目標,內蒙古引綽濟遼工程文得根水利樞紐實現下閘蓄水,珠江三角洲水資源配置工程全線隧洞貫通,環北部灣廣東水資源配置工程進入全線實施階段,南水北調中線引江補漢、淮河入海水道二期、滇中引水等工程加快建設。
在發揮穩就業作用方面,水利項目開工數量多、吸納就業能力強,大規模水利建設直接提供了大量就業崗位,特別是促進農民工等重點群體就業增收。“上半年,水利項目施工吸納就業138.34萬人、發放就業人員工資213.08億元,其中農村勞動力103.24萬人、發放工資146.95億元。”王道席說。
加快構建國家水網,建設現代化高質量水利基礎設施網絡,統籌解決水資源、水生態、水環境、水災害問題,是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作出的重大戰略部署。據了解,《國家水網建設規劃綱要》印發后,水利部圍繞加快構建“系統完備、安全可靠,集約高效、綠色智能,循環通暢、調控有序”的國家水網建設目標,以聯網、補網、強鏈為重點,加快水利基礎設施建設。
王道席表示,今年將著力抓好三方面工作,一是圍繞國家水網之“綱”,加快推進南水北調后續工程和跨流域跨區域重大水資源配置工程建設,如大力推進南水北調后續工程高質量發展,抓緊完成南水北調工程總體規劃修編。加快推進中線引江補漢、中線防洪安全保障工程建設等;二是圍繞國家水網之“目”,推進省、市、縣級水網建設。今年要全部完成省級水網規劃審批工作。繼續推進第一批省級水網先導區建設,同時還要啟動第二批省級水網先導區和第一批市縣水網先導區建設,先行先試,形成可推廣的經驗;三是圍繞國家水網之“結”,推進控制性調蓄工程建設。加快浙江開化、福建白瀨等一批在建重點水源工程建設進度。推動黃河流域古賢、四川米市等水利樞紐盡早開工建設,加快欠發達地區、革命老區、民族地區和海島地區,以及國家鄉村振興重點幫扶縣中小型水源工程建設,增強城鄉供水保障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