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一级爽快片淫片高清特级_日韩中文字幕网_国产视频在线免费观看_好男人资源在线观看高清社区

歡迎光臨水表信息網!
行業資訊
當前位置: 首頁 » 行業資訊 » 供水新聞
 
供水新聞

南粵大地 水脈互通②|水龍潛地以濟灣區 三江連通澤被粵東

字體: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發布日期:2023-07-04  來源:廣州日報  瀏覽次數:655
 

珠三角水資源配置工程內部施工現場

六月的廣州,龍舟水來勢洶洶。位于南沙區的水電七局珠三角B1標項目工地,工程管理部副主任朱貴榮一早就到了施工現場。工程指揮部門口的倒計時板上顯示,再過一百多天工程就通水了。目前,他所在的施工團隊基本完成了高新沙水庫庫區的建設工作,其余配套設施正在加緊建設。該水庫作為珠江三角洲水資源配置工程的重要節點,在工程通水后將成為南沙區重要的水源地。按照規劃,該水庫的蓄水量將為南沙增加5.31億立方米的供水。與此同時,300多公里外的韓江榕江練江水系連通后續優化工程施工現場,工人們正在進行CN14號井至CN15號井明挖埋管段首節鋼管吊裝作業。韓江榕江練江水系連通后續優化工程作為粵東水資源優化配置二期工程,完工后可為粵東地區850多萬居民平均每年增加供水量3.11億立方米。

珠三角,大城集聚,產業發達。粵東地區,人口眾多,潛力雄厚。為解決這兩大地區的用水問題,珠江三角洲水資源配置工程、粵東水資源優化配置工程應運而生,今天就讓我們走進這兩個重大工程,探尋水龍潛地、越山跨海的秘密。

水資源現狀

河流水系發達 為經濟發展提供動能

從地圖上看,南沙區是粵港澳大灣區的幾何中心。這座803平方公里的濱海新城,在《廣州南沙深化面向世界的粵港澳全面合作總體方案》(簡稱《南沙方案》)中被賦予“立足灣區、協同港澳、面向世界”的重大戰略性平臺的新定位。過去的一年間,南沙新設企業1.93萬家、新增注冊資本1164.08億元,新引進世界500強企業投資項目18個。《南沙方案》出臺以來,新簽約、動工項目338個,總投資額7767億元,再創歷史新高,成為中國投資熱土。

產業的發展、城市的建設,離不開水。南沙位于珠江虎門水道西岸,為西江、北江、東江三江匯集之處,河流水系發達,水域面積廣闊,集水面積在100平方公里以上的河流有21條。但水系發達,并不意味著南沙可用水資源豐富。南沙目前主要水源為沙灣水道的地表水,水源單一、取水口密集,易受咸潮上溯影響,存在水質性缺水隱患。每當咸潮來臨,居民生活、工業生產以至農業灌溉都會受到影響。

南沙面臨的水資源問題是珠三角地區的縮影。記者從廣東省水利廳了解到,目前珠三角地區主要為水質性缺水,水資源調配能力不足已成為制約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因素。珠三角核心區人口約占廣東全省的62%,GDP總量約占全省的81%,水資源量占全省30%,承擔了為深圳、東莞、香港供水重任的東江,水資源開發利用率已逼近警戒線,再加上部分地區枯水期供水易受咸潮上溯影響,開辟新的供水渠道勢在必行。為了解決以上問題,廣東水利人將目光投向了西江。

解決方案

珠三角水資源配置工程

取水西江 潛地過海

記者了解到,作為支撐珠江三角洲及粵港澳大灣區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水源——東江,長期以不足全省18%的水資源總量,支撐28%人口的用水和48%的生產總值,水資源開發利用率一度高達38.3%,逼近國際公認的40%警戒線。在此背景下,珠三角水資源配置工程開啟建設。該工程西起佛山順德西江干流鯉魚洲,東至深圳公明水庫,自西江取水沿途輸水至南沙高新沙水庫(新建)、東莞松木山水庫及深圳羅田水庫。工程將為廣州南沙區、東莞和深圳供水,并為香港、廣州番禺、佛山順德等地提供應急備用水源。工程覆蓋超5000萬受益人口,支撐超9萬億元生產總值,約占粵港澳大灣區人口和GDP的80%。

珠三角水資源配置工程由一條干線、兩條分干線、一條支線、三座泵站和四座調蓄水庫組成,其中包括在南沙新建的高新沙水庫。工程輸水線路全長113.2公里,總投資約354億元,設計年供水量17.08億立方米,其中南沙5.31億立方米、東莞3.3億立方米、深圳8.47億立方米。2019年5月6日,珠三角工程建設大會在南沙舉行,工程全面開工建設,預計今年建成通水。

值得注意的是,該工程采用深埋隧洞輸水方式,通俗地說就是在地下建設隧洞,其內設置管道用于輸水。記者從廣東粵海珠三角供水有限公司了解到,工程可分為三個階段。第一階段,在工程沿線建設37個垂直工作井,盾構機等施工材料由此進入地下。第二階段,投入29臺土壓平衡盾構機、18臺泥水平衡盾構機和1臺TBM掘進機進行掘進作業,最終實現隧洞貫通。第三階段,在隧洞內進行內襯施工,以便通水。之所以采用這種方式輸水,主要是為了節約土地資源。珠三角水資源配置工程采用的深埋隧洞,與傳統地面輸水方式相比較,節約了約2萬畝土地資源,為未來發展預留地表和淺層地下空間。工程沿線穿越高鐵4處、穿越地鐵8處、穿越高速公路12處、穿越江河湖海16處。

新建水庫 保障用水

為了順利輸水,工程還建設了三座泵站。鯉魚洲泵站是工程的第一級泵站,設計流量80m3/s,配用電機功率9000kw。高新沙泵站是工程的第二級泵站,泵站設計流量60m3/s,配用電機功率12000kw。羅田泵站是工程的最后一座泵站,設計流量30m3/s,配用電機功率5000kw。

建設中的高新沙泵站

遠距離輸水光有輸水管線和泵站還不夠,沿線還要新建水庫。高沙村位于南沙區大崗鎮東面,北與西瀝相連,村子位于蕉門水道旁的珠江三角洲沖積平原上。珠三角水資源配置工程的重要節點——高新沙水庫就在此建設。

“水庫工程首先要平整土地,將地面原有的灌木進行清理,對地面進行平整。這里的土層比較軟,施工時要分外留意。”朱貴榮告訴記者,水庫建設之初他就被調到了項目現場,經歷了水庫建設的全過程。按照規劃,高新沙水庫占地面積達1400畝,正常蓄水位4.3米,總庫容482萬立方米。珠江三角洲水資源配置工程建成通水后,該水庫將與沙灣水道形成雙水源模式,確保南沙區市民及企業的用水安全。此外,水庫還預留了通往萬頃沙的輸水口。目前,水庫庫區已基本挖掘完畢,受“龍舟水”影響,廣州連日降水。為了防止雨水積蓄,水庫施工隊伍不斷進行排水作業。高新沙泵站也正在緊張建設。水庫旁的高沙村,當地的村民也期待著珠三角水資源配置工程早日完工通水,“以往最怕咸潮一來水沒法喝了,等工程通水,我們就不怕了。”當地居民告訴記者。

目前,珠三角水資源配置工程37座工作井的開挖、48臺盾構機施工、154公里隧洞掘進均已完成,全線150公里鋼管內襯與預應力內襯施工任務也已完成超九成。一萬余名建設者日夜奮戰一線,加快推進剩余內襯施工、機組安裝、通水調試等工作,全力攻堅年底通水目標。

水資源現狀

粵東河流短小 為全省13%人口供水

2021年,廣東平均降雨偏少,其中粵東地區降雨比常年偏少六七成,局部地區旱情嚴重。粵東多個水庫水位持續下降,部分水庫露出庫底,面臨干涸,依賴于水庫水源的粵東多地自來水供應面臨挑戰。為了緩解壓力,不少地方采取分區輪供、分時限供等供水措施保障居民用水。其時記者在梅州采訪,目睹了當地的果園、瓜田缺水灌溉的情況。

記者從廣東省水利廳了解到,粵東地區主要為資源性缺水,本地區除過境河流韓江外,主要河道為東南沿海分布的榕江、黃岡河、練江、螺河、黃江、龍江、赤石河等諸河,河流較為短小,各河流來水同豐同枯,年降雨65%以上集中在每年6月~9月。粵東地區人口占廣東全省的13%,水資源量僅占全省9%,人均水資源低于全省平均水平。

面對這一現狀,廣東省委、省政府從粵東地區經濟社會發展的全局高度謀劃建設粵東水資源優化配置工程。該工程按照“整體規劃、分步實施”的原則分為三期建設。其中,基本建成的韓江榕江練江水系連通工程(簡稱三江連通工程)為一期工程,韓江榕江練江水系連通后續優化工程(簡稱三江后續優化工程)為二期工程,三期工程為惠來分干線、汕尾分干線、龍頸水庫擴建工程等。目前,一期工程已經建設完成,二期工程正在如火如荼建設中,三期工程正在規劃。

記者了解到,粵東水資源優化配置一期工程中,韓江鹿湖隧洞引水工程是韓江榕江練江水系連通后續優化工程的源頭工程,引水規模為46.52立方米/秒,隧洞全長7.752千米,工程通水后,通過揭陽市半洋隧洞引水工程(設計引水流量16.52立方米/秒)自流流入揭陽引韓供水工程半洋泵站前池,進入揭陽市區各自來水廠,供水對象為城鄉居民生活及工業用水。截至今年5月底,揭陽引韓供水工程(設計引水流量9.59立方米/秒)讓揭陽市一共200萬人民群眾喝上了優質的韓江水,保障了人民群眾的飲用水安全。

此外,粵東水資源優化配置一期工程有效提高當地灌溉總面積和灌溉區單產效益。另外從半洋隧洞分水供給北關灌區揭東片區農業灌溉(設計引水流量6.35立方米/秒),目前該片區支渠正在建設,未來鹿湖隧洞供水北關灌區揭東片區后,新增灌溉面積4.29萬畝;總灌溉面積將由原來的2.7萬畝提升至6.99萬畝。

解決方案

粵東水資源優化配置二期工程

預計惠及粵東850余萬人

據悉,“三江”連通后續優化工程為粵東水資源優化配置工程二期。工程在“三江”連通工程基礎上通過實施抗旱應急改造、建設封閉管道輸水,盡快解決普寧、潮陽、潮南等地用水緊張問題。該工程在“三江”連通工程基礎上,利用已基本建成的鹿湖隧洞引水工程和榕江關埠引水工程,新建封閉輸水管道,將韓江水資源調配至汕頭市潮陽區、潮南區和揭陽普寧市以及潮州市潮安區等地區。而“三江”連通工程原設計的生態補水功能隨之調整為以城鄉供水為主,兼顧改善水生態環境。工程建成后,年平均增加供水量3.11億立方米,占區域總用水量的41%。工程將惠及沿線的汕頭潮南、潮陽區,揭陽普寧市,潮州潮安區約850余萬居民。

建設中的高新沙水庫

該工程分“一干兩支”部分組成,從韓江鹿湖隧洞引水工程末端的潮安古巷西山溪接收井取水,建設主干輸水管道,將韓江水輸水至榕江關埠取水口,再利用榕江關埠引水工程,并通過潮陽分干線、普寧和潮南分干線,分別輸水至潮陽區河溪水庫、普寧市湯坑水庫和潮南區秋風水庫。工程概算總投資101.18億元,輸水線路總長71.65公里,施工總工期40個月。同時,普寧和潮南分干線將新建下架山泵站1座,總裝機容量為7200千瓦。

該工程盾構隧洞設計長度25.8km,設有盾構工作井16座。目前已進場15座,進場施工占比94%。地下連續墻共243幅,已完成172幅,完成72%;工作井內襯墻共139層,已完成35層,完成25%。目前施工隊伍正加緊施工,爭取早日完工通水。

 
免責聲明:
本站所提供的文章資訊、圖片、音頻、視頻來源于互聯網及公開渠道,僅供學習參考,版權歸原創者所有! 如有侵犯您的版權,請通知我們,我們會遵循相關法律法規采取措施刪除相關內容。


 
[ 行業資訊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訴好友 ]  [ 打印本文 ]  [ 關閉窗口 ]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