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一级爽快片淫片高清特级_日韩中文字幕网_国产视频在线免费观看_好男人资源在线观看高清社区

歡迎光臨水表信息網!
行業資訊
當前位置: 首頁 » 行業資訊 » 供水新聞
 
供水新聞

成渝雙圈水安全保障規劃出臺 川渝深度水利合作有了“施工圖”

字體: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發布日期:2023-01-04  瀏覽次數:301
        2020年1月,黨中央、國務院提出推動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在西部形成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增長極,至今迎來三周年的時刻。

▲川渝水系圖 圖片由重慶市水利局提供

臨水而建,依水而居。自古以來,河流就是城市發展的必要因素,位于長江上游,岷江、沱江、嘉陵江等川江水系無不連接著巴蜀眾多城市的經濟命脈,2022年11月,水利部、國家發展改革委在評估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水安全現狀和水安全保障形勢的基礎上,印發《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水安全保障規劃》(以下簡稱“規劃”),從國家層面為川渝水利合作謀篇布局。

規劃的出臺,是三年來,川渝兩地不斷深度水域合作的縮影。這三年里,川渝水利部門做了哪些工作?如何執行好這份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水利“施工圖”?

明確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水利“施工圖”

規劃建成“多源互補、引排得當”的成渝水網體系

▲合江縣白沙鎮、永川區朱沱鎮聯合清理共管河段水生植物 圖據四川河湖

“這幾年,川渝跨界河流的水生態正持續向好。”省河湖保護和監管事務中心綜合處處長李亞昕在整理今年前10月川渝跨界河流水質材料時發現,平灘河、姚市河、龍臺河等多條川渝跨界河流的水質,較去年同期有所改善。

川渝地區共處長江上游,地緣相鄰、山水相連,河流相通、生態相依,流域面積50平方公里以上的跨界河流81條,流經100多個地市和區縣。近年來,川渝兩地成立川渝河長制聯合推進辦公室,推動跨界河流聯防共治,取得了積極成效。據生態環境部門公布的數據顯示,2021年川渝跨界河流25個國控斷面水質達標率為100%。

“看到成績的同時,也必須清醒認識到,川渝兩地在水安全、水生態及水治理等領域仍存在不少短板。”水利廳相關負責人表示,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水利發展不平衡不充分的問題依然存在。“推動區域高質量發展,亟需解決好水問題、防控好水風險、保障好水安全。”

▲生態治理后的瀨溪河(瀘州段)圖據四川河湖

在此背景下,規劃應運而生,針對不同區域水安全保障存在的短板和薄弱環節,提出構建“雙圈、兩翼、四屏、多廊”的水安全保障總體空間布局。

其中,“雙圈”為重慶都市圈和成都都市圈,“兩翼”分別為北翼(即川東北、渝東北)、南翼(雅安、樂山等地區),“四屏”指以盆周的岷山—邛崍山—涼山、米倉山—大巴山、武陵山、大婁山等四片為重要生態屏障,“多廊”則是以長江干流及其重要支流等為廊道。

通過規劃的實施,到2035年,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范圍內“多源互補、引排得當”的成渝水網體系基本建成,水利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水平明顯提高,水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水平明顯提升,高效綠色、安全可控、協同融合、智慧現代的水安全保障格局基本形成。

共建水旱災害防御信息共享和通報制度備忘錄

打通信息共享障礙 汛期實現水利工程科學調度

▲四川省水利廳

2021年5月,趕在川渝主汛期前,四川省水利廳與重慶市水利局共同簽署《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水旱災害防御信息共享和通報制度備忘錄》,在已共享20個水文站點、19個水庫站點基礎上,新增共享60個水文站點的雨情、水情信息及對重慶市有直接影響的水庫(水電站)水情、工情等信息,通過水利骨干網實現數據實時交換,打通行業內、區域間信息共享障礙。

▲重慶市水利局

“備忘錄的出臺意義重大!”重慶市水利局水文與水旱災害防御處處長宋剛勇表示,重慶和四川的大多數河流屬于上下游的關系,江河從四川浩蕩東流,匯入重慶后幾乎一馬平川,沒有大型的水庫進行攔蓄。所以,很大程度上,四川的水利工程調度,給了重慶防洪很大的幫助。“但并不僅僅是處于下游的重慶有需求,上游的四川要做好調度管理,也需要掌握下游的情況。”

▲重慶朝天門廣場 嘉陵江和長江交匯處

2021年7月14日至17日,嘉陵江支流涪江洪水來勢兇猛,四川遂寧和重慶潼南的城區遭遇洪水威脅。在此次洪水過程中,川渝雙方緊密聯系,科學調度水利工程,最終實現洪水平穩通過川渝兩地,未出現人員傷亡,最大程度減輕了災害損失。

“不只是備忘錄,在此次的規劃中,防汛減災也是重頭戲。”水利廳相關負責人表示,“完善流域防洪減災體系”單獨成為規劃的一個章節,并從優化防洪格局、加快防洪控制性水庫建設、加強城市防洪排澇能力建設等六個方面布局,保障防洪安全。

▲魯班水庫俯瞰圖

規劃指出,兩地將根據長江流域綜合規劃、長江流域防洪規劃等要求,針對長江上游水情、工情新變化和新問題,統籌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內外、上下游、干支流洪澇關系,堅持“蓄泄兼籌、以泄為主”的防洪治理方針。

具體來說,將以重慶中心城區、合川區,四川樂山市、瀘州市、宜賓市、成都市金堂縣、達州市渠縣等江河交匯城市為關鍵防護對象,優化洪水出路,全局性謀劃、戰略性布局防洪控制性水庫,因地制宜實施分洪工程,整體性推進長江干流綜合整治和支流防洪體系建設,形成川渝一體化洪水蓄泄格局。“預計到2035年,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范圍內將建立起有效的流域防洪體系。”

 
免責聲明:
本站所提供的文章資訊、圖片、音頻、視頻來源于互聯網及公開渠道,僅供學習參考,版權歸原創者所有! 如有侵犯您的版權,請通知我們,我們會遵循相關法律法規采取措施刪除相關內容。


 
[ 行業資訊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訴好友 ]  [ 打印本文 ]  [ 關閉窗口 ]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