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藤峽水利樞紐灌區是大藤峽水利樞紐的配套工程,總設計灌溉面積100.1萬畝。工程將利用已建的大型和中小型水庫作為主要水源,利用正在建設的大藤峽水利樞紐庫區的自流引水和黔潯江提水作為補充水源,新建9條總長75公里的補水渠道,續建91條總長577公里的配套工程骨干渠道。
大藤峽灌區是廣西重要的糧食及糖料蔗的生產基地,灌區內缺少水資源調節控制性工程,現有水利工程可灌溉面積僅為灌區耕地面積的37.6%。大藤峽水利樞紐灌區工程的建設將為當地鄉村振興和經濟社會發展提供充足的水資源保障。
目前,我國在建重大水利工程投資規模超過一萬億元。各項工程正加快推進。
引江濟淮工程是由長江下游向淮河中游地區跨流域補水的重大水資源配置工程,也是在建的全國投資規模最大的單項水利工程,工程供水范圍涉及皖豫兩省15個市55個縣(市、區)。這兩天,引江濟淮工程河南段的主體工程基本完成,建設進入收尾階段。
云南滇中引水工程是我國西南地區迄今以來規模最大、投資最多的水資源配置工程。截至5月底,滇中引水工程實現建設進度過半、投資落實過半。
青海黃藏寺水利樞紐工程是黑河流域重要的水資源配置工程和生態保護工程。這幾天,黃藏寺水利樞紐工程2022年首倉碾壓混凝土開盤澆筑,工程建設進入施工高峰期。按照節點目標,今年,大壩將澆筑到2600米高程。
今年以來,貴州鳳山水庫施工現場實行三班制作業,24小時人休機不停,趕在主汛期到來之前實現大壩填筑至度汛高程。
為確保水利建設穩步推進,水利部對在建重大水利工程實施清單式管理,及時監測建設進展,對嚴重滯后的項目掛牌督辦。
重大水利工程吸納投資大、產業鏈條長、創造就業機會多。據測算,重大水利工程每投資1000億元可以帶動GDP增長0.15個百分點,新增就業崗位49萬個,為促進經濟穩定增長發揮了重要作用。
今年以來,受國內疫情多點散發影響,貴州鳳山水庫工程建設遭遇了“用工荒”。當地政府協調在附近鄉鎮招聘200多名工人,就地培訓合格投入工程建設。不但保障了工程進度,也解決了周邊群眾就近就業問題。
引江濟淮工程河南段對一線施工崗位用工情況列出用工清單,為工人分類別提供專業技術培訓。
引江濟淮(河南段)第五施工標段項目部經理 趙志剛:高峰期達到1000多人,有大型機械操作手、專業木工、鋼筋工和其他技術工等,同時項目部組建工人服務和技術培訓專班,提高施工標準、統一施工要求,讓當地工人留得住、得鍛煉、能發展。
為推進國家重大水利項目順利施工,河南省引江濟淮工程有限公司牽頭成立了資金撥付專班,確保資金使用保障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