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剛‘新夢想’輪急需的150噸飲用水1個小時內就供應完畢,都是得益于天津海關在疫情期間向前多走一步,解決了我們的后顧之憂。”天津海源海事船舶服務公司付華東說。
船舶供水是被稱為船舶服務的“生命線”,滿足內外貿行駛船舶船員和旅客日常生活用水的需要。單船單次的加注量從幾十噸到幾百噸不等,正是這些穿梭于口岸和航行船舶的供水船,打造了船舶服務的生命線。天津港泊位多,很多國際航行船舶選擇在這里供水,船舶供水效率,不僅關系到補水船舶靠泊時間,也會影響后續船舶的靠港時效及港口物流暢通。
據付華東介紹,新冠疫情發生以來,船舶供水的部分環節也受到了影響,無法按時補水、靠泊時間延長、造成港口物流阻塞風險。
日前,天津海關扎實落實海關總署《關于促進外貿保穩提質十條措施》,出臺細化措施30條,積極打造船舶供水“直通車”模式,以適應船舶供水需求為首要任務,為企業辦理業務做減法,加快企業急需貨物通關、提高進出境物流效率。
疫情期間,為保障船舶按時按需“喝夠水”,天津海關全力提升服務效能,第一時間開設供水“綠色通道”,“7*24小時”接受企業的供水申請,隨報隨批,助力實現船舶供水零延時,暢通港口物流通道;根據船舶供水需求,企業在供水前通過“單一窗口”向海關進行申報,即可開始供水作業,供水后向海關提供供水憑證進行線上核銷,實現全流程“無紙化”,提升企業獲得感。
同時,據介紹,該關嚴把水源質量關,對船舶供水實施嚴格的質量控制,落實水源溯源和水質檢測制度,定期對轄區5家口岸飲用水供應企業開展水質檢測,并充分落實企業食品安全主體責任,對企業供水操作人員消毒技能開展提升培訓。
今年以來,天津海關共保障3.2萬噸船舶飲用水合法、安全供應,筑牢了船舶供水“生命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