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7日,濟南市政協委員、濟南市城鄉水務局局長李季孝在接受齊魯晚報記者采訪時介紹,今年濟南將新建30處泉水直飲工程,再讓十萬居民喝上泉水直飲水。

36處居民小區已完成泉水直飲工程
2021年,濟南市政府印發了《濟南市市民泉水直飲工程實施方案》,全面推進市民泉水直飲工程。如今,濟南市已有36處居民小區建設完成了泉水直飲工程,十萬余居民在家擰開水龍頭就能喝到甘甜的泉水。
“今年我們計劃再新建30處泉水直飲工程,再讓十萬人喝上泉水直飲水。”李季孝說,他們還將出臺有關泉水直飲的規劃,預計“十四五”末,濟南市將有100萬居民喝上泉水直飲水。
對于老城區或是泉水出露保護區,李季孝說,他們將充分利用泉水資源,將趵突泉噴涌的泉水輸送到小區凈化站進行處理,從而讓老城區的居民也能喝上泉水直飲水。
“(濟南新舊動能轉換)起步區是地下水貧瘠區,而且大部分是苦咸水。”李季孝說,濟南新舊動能轉換起步區的居民在未來也能喝上泉水直飲水。“我們準備通過小李家水源地把泉域的泉水輸送到起步區。”
“泉水直飲水以物理處理為主,不加化學試劑,而且泉水直飲水的輸送管道是不銹鋼的,能夠保證水質。”李季孝還建議在推廣泉水直飲水的過程中要加強宣傳,比如在價格方面,泉水直飲水的價格是桶裝水的三分之一。

共設200多個泉域水位監測點
在采訪中,李季孝說,千泉競噴的景象既離不開豐沛的降雨,也與泉水保護措施息息相關。
“我們整合了水文部門、地礦部門的這些資源,對泉域的水位進行全方面監測。”李季孝說,在保泉方面,濟南市建立了精準監測系統,全市共有200多個監測點,覆蓋1900多平方公里。
濟南市還建立了精準取水系統。“根據地下水位的不同,進行精準取水。”李季孝說,通過多年的觀測,他們發現泉域水位達到28.5米以后,可以對泉域內的泉水進行開發利用,“當泉域水位在28.5米以下的時候,就逐步關停水廠的水井。”
同時,濟南市還建立了科學的補源系統,通過智慧化系統自動檢測、自動補源。
此外,按照“整體推進、突出重點、連點成片、打造精品”的原則,濟南市開展趵突泉泉群、百脈泉泉群、白泉泉群等166處歷代七十二名泉景觀提升工作,實現泉池完整、簡介齊全、標識統一、文化彰顯、景觀協調、宜賞宜游的目標,打造一系列賞泉、聽泉、詠泉、品泉等泉水文化品牌。
新開工13個重點水務項目
據了解,2022年,濟南市重點水務項目共計68項。其中,列入省級清單的項目21個,涉及續建項目8個,新開工項目13個,主要為供水保障項目、防洪提升項目。
“玉清湖至鵲華水廠調水,今年4月份能竣工;臥虎山水庫到錦繡川水庫連通工程年底要竣工;四庫連通工程明年上半年要完成;楊家橫水庫增容今年要完成。”李季孝說,將水庫連通起來,可以實現“天上水”“地下水”以及黃河水、長江水連通,從而為現代水網建設奠定基礎。
據悉,自2021年年底濟南市啟動《濟南現代水網建設規劃》編制工作以來,在水資源優化配置、防洪減災體系建設、河湖生態保護治理、泉水保護與管理、水網智慧化建設等方面規劃了179項重點建設項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