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實行跨區域聯通,實現供水一張網
針對縣域東西狹長特點以及單村供水工程多、地域分散、建設成本高的現狀,堅持走以水廠為主、單井為輔、點線結合、適度規模的路子,推動跨區域聯通規?;┧鸩叫纬沙青l供水一體化、農村供水局域一張網的供水新格局。
一是整體布局,實施“引嫩入肇”工程。為解決城區水質硬度偏高的問題,推進飲用水水源地表化,依托嫩江過境段水質好的優勢,謀劃建設“引嫩入肇”項目,以嫩江水為源頭,新建城區凈水廠,打通全縣西部城鄉供水“大動脈”,建設輸水主管線48.5公里,輻射中西部6個鄉鎮,輻射區域分別預留出水口,適時啟動管網聯接擴網。東部薄荷臺、三站、福興等鄉鎮將利用大慶采油十廠的凈化水替代地下水水源,現已完成管網對接,有效改善了東部沿江鄉鎮地下水埋深淺、水質差的問題。
二是區域統籌,建設規?;畯S。根據縣域鄉鎮、村屯以及水源水質分布特點,布局新建千噸萬人水廠4處,推動規?;┧蛑苓呣r村輻射延伸。其中,引入社會資本2332萬元,建設新站鎮、頭臺鎮、浩德鄉等集中供水廠3處,輻射15個行政村33個自然屯,全部實現24小時不間斷供水;利用省級債券資金375萬元,新建三站水廠1處,輻射全鎮11個行政村30個自然屯。目前,肇源縣千人以上供水工程110處,占現有工程54%以上。
三是點式布局,單井多屯集中供水。打破行政區劃界限,根據覆蓋半徑確定中心屯,跨村跨鄉鎮實施管網聯通工程,就近聯網或管網延伸,建設單井多屯工程112處,置換不達標水源19處,連接自然屯353個,進一步擴大優質水源覆蓋范圍,有效解決了單屯建設成本高、管理維護難等問題。
二、實行社會化和企業化運營,實現“同管理、同服務”
針對以往農村供水工程運營收費難、維護難、服務弱等問題,肇源縣采取外引內建相結合的方式,引進民營企業大龍水務公司,改革組建了國有企業—肇源縣水務集團,接管農村供水工程,實現企業化運營,取得了顯著成效。
一是整體運營水平提升。實現由原來鄉鎮管理向全縣整體統籌管理的轉變,有效提升了整體運營水平??h水務集團采取集中運營方式經營各處農村供水工程,避免了原來規模大、效益好的工程承包運營的多,而規模小、成本高、虧損的工程沒人承包的問題,實現縣域內農村供水盈虧平衡,確保收益不高的工程也能良性運行。
二是規范化服務能力增強。縣水務集團和大龍公司共有管水員62名,人員實行競聘上崗,定期組織培訓并實行績效考核,優勝劣汰。現代企業管理制度有效解決了工程設施管護不力、長效管護機制落實不到位等問題??h水務集團共籌措資金100余萬元,對全縣12處供水工程智能化改造試點,對水量監測、水質分析、機電設備運行狀態進行監測和遠程控制。大龍公司自2019年起開通微信和支付寶網上繳費,深受用水戶歡迎。
三是實現國有資產保值增值。2018年以來,肇源縣共投入農村供水工程建設資金2.14億元,工程建成后共形成固定資產近1.98億元。縣水務集團介入管理后,實行規范化專業化的管理模式,對資產保值起到了關鍵性作用。引入社會資本后,新站、頭臺、浩德等3個鄉鎮與大龍公司簽訂了30年的運營管理協議,運營期內,社會資本投資形成的資產歸大龍公司所有,運營期滿后,所有投資形成的固定資產全部歸政府所有。
三、實行全天候供水,提升用水方便程度
一是供水保證能力顯著增強。2018年以來,累計新建農村集中供水工程162處,全部實現24小時不間斷供水。出臺新的水費收繳政策,已安裝計量設備的農戶實行計量收費;尚未安裝計量設備的農戶按戶收費,每戶每年140—220元,既解決了定時供水造成的供需矛盾,又提高了農戶用水方便程度。
二是運行維護得到保障。制定了農村供水工程維修養護操作規程,成立專門維修養護隊伍,每月巡查供水點至少3次、沖洗水處理設備至少2次。分區域選聘管水員38名,確保接到報修電話后2個小時內到達現場并及時處理。通過全面排查和及時整改,近兩年,新冠肺炎疫情及臺風、洪澇災害期間,沒有發生一例因維修維護不及時而影響群眾吃水的問題。
三是管理和服務邁上新臺階。為方便農戶,縣水務集團和大龍公司設立了24小時報修服務熱線,建立了“肇源水務集團”微信公眾號,定期發布水質監測、維修停水和節水宣傳等公示公告;開通了支付寶和微信收費端口,并開發“肇源智慧人飲”小程序,群眾足不出戶即可辦理繳費和用水信息登記。
農村供水凈化設備
肇源縣三站水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