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春天,我作為桐鄉市委第六巡察組組長,對水務集團黨委開展巡察。進駐前,兩個數據讓我把目光投向水表。一個是22%,這是水務集團下屬自來水公司的供水“產銷差率”,即有兩成多的供水收不到水費;第二個是18.47%,這是與表務相關信訪件占比數,即近兩成的投訴涉及水表維護不及時、漏水糾紛等。
小小一方水表,牽動民生大事,抄水表環節的不規范,不僅損害群眾利益,也影響企業發展。帶著問題,我們在開展巡察談話時更加有針對性。
“王經理,關于公司水費收取率偏低的情況你怎么看?”在與時任自來水公司總經理王曉強談話時,我直接拋出問題。
“2018年,公司對下屬11個水務管理所開展了欠費清理專項行動,發現不少問題,有的是水表異常,有的是抄表工工作失誤導致部分水表長期沒有抄表,也有抄表工私自收取水費不上交公司等。比如,屠甸水務管理所抄表工范慧強定點區域的水表,系統里顯示欠費,工作人員催繳后,用戶卻反映水費已按時上交抄表工,經了解,范慧強把收取的水費自己拿了。”王曉強說。
“范慧強的事情查清楚了嗎?怎么處理的?”
“集團紀委和駐市政府辦公室紀檢監察組已經介入調查,接下來會由公司做出相應處理。”
為推動水務集團舉一反三,當夜,巡察組經組務會議研究決定,向水務集團黨委發出《立行立改通知書》,要求水務集團黨委和自來水公司對公司全部63名抄表工進行風險排摸。通過對范慧強管轄的水表再次進行排查,查實有7只水表未上交水費,共計水量6539噸,涉及水費共計2.6萬余元。2019年3月25日,自來水公司給予范慧強開除處理,由其補繳2.6萬余元水費。
從巡察反映的情況看,抄水表環節的廉潔風險比較突出,抄水表的隨意,反映出為民服務意識不強,工作作風飄浮,因此也引發了一系列的信訪問題。
我們的巡察工作不僅限于發現問題,指出問題,還應當分析問題背后深層次的原因,提出切實可行的整改建議。梧桐水務管理所一位50多歲抄表工的一番話給我很大的觸動。他說:“我們基本都是臨時工,一年工資不到五萬塊,年輕人都不愿意干這個事,每個抄表工大約負責7000只水表,而且水表安裝環境一般比較隱蔽,有時撬開表箱甚至會看到蛇,所以有時候就估個數填報,沒人管準不準。”
此外,與一線抄表工閑聊時我還了解到:農村新區建設時還會造成基建水表損壞或被覆蓋。為核查這一情況,巡察組邀請審計部門介入,開展巡審聯動。經過盤點水表安裝情況、現場走訪勘查等,查實201只農村新區基建水表、14只綠化公共用水水表未收取水費,整改后追回水費共計15萬余元。
根據巡察的情況,我們形成關于供水抄表工作有關問題的專報,從規范抄表服務流程和管理制度到加強對抄表工作的監督檢查,提出一系列建議。
基層是末梢,但絕不是管黨治黨的盲區,市縣巡察要打通全面從嚴治黨“最后一公里”,就要堅持深入一線,多聽一線工作人員聲音。通過巡察,實行規范化的表務管理,讓企業獲益、群眾滿意,體現了巡察的作用。(張耘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