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澇之后必有大旱。今年6、7月份,廣西桂林市強降雨頻發多發,漓江先后四次出現超警戒洪峰水位。7月16日以來,特別是進入8月份以來,桂林市天氣大逆轉,持續晴熱高溫少雨,局部旱情嚴重。
而恰在此時,正遇上一年一度的城市生活、農業生產、漓江旅游三個用水高峰疊加,形勢非常嚴峻。為滿足多方用水需求,漓江水庫群管理部門及早準備,快速行動,積極采取得力措施,扎實做好供水工作。
一是搶占先機。緊緊抓住7月中旬前汛期向后汛期過渡這個時間節點上出現的強降雨機會,在確保水庫工程安全的情況下,多攔洪,多蓄水,為枯水期用水做準備。二是合理配置。按照先生活、后生產、再旅游的用水原則,對水庫群水資源進行統一調配,做到保證城市生活用水,留足農業生產用水,維持漓江旅游用水。三是周密計劃。按照水庫功能定位,把供水任務分解到每座水庫,然后再進一步細化到每個月,實行統一供水,計劃供水,堅決杜絕超計劃供水或棄水發電。四是科學調度。根據天氣變化、水庫蓄水以及各方用水需求等情況,通過對漓江水庫群優化組合,聯合運用,適時調整供水方式和供水流量,達成最佳供水效果。
據了解,8月份,漓江水庫群共實現供水18000萬立方米,有效地保障了桂林市城市生活、青獅潭水庫灌區農業生產、漓江旅游通航以及水域生態景觀等多方用水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