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西作為邊疆少數民族地區,貧困人口多,貧困程度深,目前有深度貧困縣20個,其中都安縣、大化縣、那坡縣、隆林縣4個縣為極度貧困縣。自脫貧攻堅戰打響以來,廣西全區上下共同努力,截至2018年底,共解決了106.4萬建檔立卡貧困人口的飲水安全問題,剩下7.25萬人飲水安全問題需要在2019年全部解決,其中深度貧困縣需要解決的人數為6.33萬人。經過2019年1、2月份的努力,全區又有0.91萬在冊的貧困人口解決了飲水安全問題。截至2月底全區尚未解決飲水安全問題的貧困人口數減為6.34萬人,其中20個深度貧困縣未解決飲水問題的貧困人口減少到5.78萬人。為如期完成脫貧攻堅農村飲水安全工作任務,廣西主要采取了以下措施。
一是全力以赴打好貧困人口飲水安全攻堅戰。自治區黨委、政府把脫貧攻堅農村飲水安全工作作為一項重要的政治任務來抓,將這項工作作為全力打好脫貧攻堅“五場硬仗”中基礎設施建設硬仗的重要內容。將解決貧困人口飲水安全問題納入地方黨委政府脫貧攻堅成效考核,把“有安全飲水”作為貧困縣、貧困村、貧困戶脫貧摘帽核驗的主要指標之一。為了進一步提高深度貧困地區群眾飲水安全保障水平,2018年11月,自治區政府下發通知,并召開電視電話會議,決定開展大石山區農村飲水安全鞏固提升工程建設大會戰,從2018年11月起至2019年底,集中人力、物力、財力,以解決深度貧困地區飲水安全問題為核心,集中連片全面解決大石山區飲水安全問題。自治區成立脫貧攻堅飲水安全專責小組,進一步加強項目建設管理,采取倒排工期、節點控制、分級指揮、掛圖作戰的辦法,為取得攻堅戰的最后勝利提供堅強保障。
二是聚焦建設任務提供資金保障。把貧困村和貧困人口飲水安全鞏固提升工程建設納入縣級脫貧攻堅項目庫,加大涉農資金的整合力度,優先安排好資金,優先組織實施。2019年,全區目前已落實年度中央及自治區建設資金共11.91億元(其中中央資金5億元,自治區本級資金6.91億元)。20個深度貧困縣已落實建設資金7.87億元(其中中央資金3.26億元,自治區本級資金4.61億元),占全區下達農村飲水安全資金的66.1%。
三是精準施策強化“有安全飲水”清單式管理。加強部門配合協作,每年組織各地開展貧困人口“有安全飲水”達標自查工作,并對建檔立卡貧困人口中存在飲水問題的詳細信息建立臺賬,精確到村、到戶、到人,以便精準施策。同時,在項目實施過程中,對于家庭水柜的建設,也做到精準到戶到人,建設完成便及時與扶貧開發信息系統進行比對更新,實現清單式管理,確保解決一個,銷號一個。
四是加強指導不斷改善家庭水柜水質。為改善大石山區家庭水柜水質問題,進一步加強水柜水質凈化消毒有關實用技術的試點工作,引進和推廣適宜大石山區水柜新材料、水質凈化消毒的新技術和設備,加強宣傳、培訓及指導,確保大會戰建設任務的如期完成。
五是健全機制強化項目監管。通過調研、暗訪、飛檢等方式,加強指導和督促檢查力度,及時掌握項目建設質量和進度,及時發現問題并及時整改。同時,督促各地全面落實農村飲水安全管理“三個責任”,健全“三項制度”,確保工程長效運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