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3年1月18日,第四十七屆聯合國大會通過決議,決定從1993年開始,確定每年的3月22日為“世界水日”,旨在推動對水資源進行綜合性統籌規劃和管理,加強水資源保護,解決日益嚴峻的缺乏淡水問題,開展廣泛的宣傳以提高公眾對開發和保護水資源的認識。
1988年,《中國人民共和國水法》頒布后,水利部即確定每年的7月1日—7日為“中國水周”。考慮到“世界水日”與“中國水周”的主旨和內容基本相同,因此從1994年開始,把“中國水周”的時間改為每年的3月22日—28日,時間的重合,使宣傳活動更加突出“世界水日”的主題。
每年的“世界水日”和“中國水周”都會有一個宣傳主題。
今年3月22日第二十六屆“世界水日”的主題是“Nature for water”(借自然之力,護綠水青山);
3月22—28日第三十一屆“中國水周”的主題為“實施國家節水行動,建設節水型社會”。
原來“世界水日”&“中國水周”是為了讓更多的人珍惜水資源,我們每天都要用到水,難道真的會有用完的那一天嗎?
你或許從來沒有為缺水發過愁,但是你知道嗎,地球表面的70%被水覆蓋,但淡水資源僅占所有水資源的2.5%,近70%的淡水固定在南極和格陵蘭的冰層中,其余多為土壤水分或深層地下水,不能被人類利用。所以,地球上只有不到1%的淡水或約0.007%的水可為人類直接利用。
那如果停水一天,生活會怎樣?
不會輕易倒掉杯中的剩水;保存的一盆水反復用來洗手;保存的另一盆水先淘米、再洗菜,然后倒入水桶留著擦地;忍受惡臭上衛生間;不能洗衣洗澡 ……
“停水”像是水資源枯竭前的一個演習,帶給我們的是一種水資源短缺的真實體驗,是對平日里過度用水的一次反省。當你看到水重新流出時,如果會油然而生一份感恩,再次用水時會憶起停水時的種種不適,就足夠了。
“停水”其實無需是在世界水日這一天,也不需要誰來組織,每一天每一刻我們都可以開始,只要不打開水龍頭就可以了。你不妨也時常給自己來場“停水”體驗,給自己一個更加節約用水的機會,不要等到水永遠不再流出時再追悔莫及,不要等到失去才懂得珍惜。
如何做到節約用水呢?
給你支幾個小招!
擁有時珍惜,別在失去時追悔莫及,保護水,就趁現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