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來,小區在完成戶表改造后,去年換上了大口徑遠傳智能水表。這款智能水表能實時接收長沙供水有限公司通過平臺輸送的用水數據,用戶通過手機平臺便可以看精確到每一分鐘時間內的水流量,既能及時發現水管系統的運行異常,也能通過手機終端繳納水費。
9月19日,從長沙供水有限公司獲悉,經戶表改造后,目前長沙城區像泰禹家園這樣的大口徑水表已安裝有300多個,家庭型的小口徑水表用戶有16萬多戶。目前長沙供水有限公司已全面向全市大口徑水表單位用戶開放數據。到2018年底,全市將安裝小口徑智能水表30多萬只,大口徑智能水表將全覆蓋。
智能水表是一種利用微電子技術、傳感技術對水量進行計量,數據傳遞及結算交易的新型水表,作為現代智慧水務的典型代表,已成為供水行業計量器具發展的新方向。
“用傳統水表時一般半個月查一次表。有一次遇上水管爆裂,小區內水日損失量達200噸,半個月達3000噸,企業損失則有萬把塊錢。”某物業公司派駐泰禹家園的片區經理張躍輝說,智能水表能實時查詢用水量的功能可以避免這種情況了。
“小區現有居民1100多戶,通常全小區日用水量在480-550噸間,通過手機平臺監控,如果超過正常值說明可能有異常,我們就會馬上安排工程人員進行排查,能及時減少企業損失,也節約了水資源。” 小口徑智能水表的便利也同樣明顯。家住長沙市芙蓉區定王臺街道府后街的謝阿姨家里兩年前用上了小口徑智能水表。“現在除了繳費更方便,家里的水賬也更清楚了。”
長沙供水有限公司營銷管理部工作人員李波翰介紹,對供水企業而言,單位用戶的大口徑遠傳水表數據開放也有利于保障用戶的用水知情權,搭建公司與全市各單位用水大戶之間的溝通互動渠道,提供更貼心、快速的供水服務。
目前,長沙市供水公司已向全市大口徑水表單位發出了數據開放的告知信息,已有10家單位申請,5家獲批。李波翰說,智能水表安裝辦理過程十分便捷,只需關注96533微信公眾號,提交相關證明材料(蓋公章的授權委托書和被委托人身份證)拍照上傳,即可完成申報工作。
李波翰還透露,隨著技術水平的不斷提高,還將實現大規模市民個人戶表數據的開放,同時逐步全面開放遠傳智能水表實現計量器具的升級;改月結為日結,優化結算方式;微信、支付寶等6大繳費渠道,不斷豐富繳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