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2月29日,湖北省宜昌市舉辦“十三五”水利規劃新聞發布會,“十三五”期間全市規劃水利建設項目199個,總投資1012.28億元,涉及防洪減災、水資源配置和城鄉供水保障、農村水利、水土保持與河湖生態修復等多項重大工程。
未來五年,宜昌水利將實施三峽后續長江中下游河勢及岸坡影響處理工程長江干流宜昌段綜合治理工程。長江干流、重要支流出口段堤防按照防御1954年型洪水標準加固,整治范圍從秭歸歸州至枝江七星臺,干流全長193.6千米。主要包括岸線護岸工程、防汛道路工程、水土保持以及排污截澇工程。全面構建長江宜昌段“水安全保障、水環境改善、水景觀提升”的生態濱水走廊,為把宜昌打造成可持續發展,環境協調,景觀優美的生態型城市提供支撐。除長江宜昌段外,宜昌還將完成清江干流、沮漳河、香溪河、漁洋河、黃柏河等重要支流防洪治理。同時推進河湖水生態修復,建立江河湖庫巡查、保潔制度,深入推進“河長制”,維護河湖健康生命。開展水資源使用權確權登記,積極培育水市場,逐步建立流域、區域水權交易平臺。目前,河長制已覆蓋河流336條、湖泊11個。
據了解,“十二五”期間,宜昌市共解決規劃內103.61萬和規劃外4.59萬農村人口的飲水安全問題,實現了農村飲水安全“村村通”,飲水安全普及率達到96.1%,連續三年在省政府考核中名列第一。全市集中飲水水源地水質達標率100%,水功能區水質達標率93.8%以上。“十三五”期間將開展重要飲用水水源地安全保障達標建設,實施最嚴格的水資源保護,建立水功能區水質達標評價體系和定期考核制度,嚴格入河湖排污口監督管劃明確。規劃到2020年,宜昌市用水總量控制在22.4億立方米以內,縣級以上城鎮飲用水水源地水質達標率100%,農村飲水水質達標率90%。完成全市243個貧困村扶貧攻堅飲水安全專項工程,農村自來水普及率85%。
同時推進智慧水利,建設覆蓋防汛減災各個環節的智能管理系統,實現防汛抗旱信息化。新建和襯砌防滲渠道2466公里,全市新增、改善和恢復有效灌溉面積54萬畝,農業有效灌溉面積310萬畝,高效節水灌溉面積58萬畝,農業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數達到0.54。治理水土流失面積49.5萬公頃。
有關負責人介紹,宜昌市還將大做水生態文章,推進宜昌濱江水利風景區、百里荒高山草原旅游區、宜都漁洋河水利風景區、興山香溪河水利風景區、五峰柴埠溪水利風景區等一批水利風景區創建工作,力爭創建一批國家級和省級水利風景區。 來源:中國管道商務網
未來五年,宜昌水利將實施三峽后續長江中下游河勢及岸坡影響處理工程長江干流宜昌段綜合治理工程。長江干流、重要支流出口段堤防按照防御1954年型洪水標準加固,整治范圍從秭歸歸州至枝江七星臺,干流全長193.6千米。主要包括岸線護岸工程、防汛道路工程、水土保持以及排污截澇工程。全面構建長江宜昌段“水安全保障、水環境改善、水景觀提升”的生態濱水走廊,為把宜昌打造成可持續發展,環境協調,景觀優美的生態型城市提供支撐。除長江宜昌段外,宜昌還將完成清江干流、沮漳河、香溪河、漁洋河、黃柏河等重要支流防洪治理。同時推進河湖水生態修復,建立江河湖庫巡查、保潔制度,深入推進“河長制”,維護河湖健康生命。開展水資源使用權確權登記,積極培育水市場,逐步建立流域、區域水權交易平臺。目前,河長制已覆蓋河流336條、湖泊11個。
據了解,“十二五”期間,宜昌市共解決規劃內103.61萬和規劃外4.59萬農村人口的飲水安全問題,實現了農村飲水安全“村村通”,飲水安全普及率達到96.1%,連續三年在省政府考核中名列第一。全市集中飲水水源地水質達標率100%,水功能區水質達標率93.8%以上。“十三五”期間將開展重要飲用水水源地安全保障達標建設,實施最嚴格的水資源保護,建立水功能區水質達標評價體系和定期考核制度,嚴格入河湖排污口監督管劃明確。規劃到2020年,宜昌市用水總量控制在22.4億立方米以內,縣級以上城鎮飲用水水源地水質達標率100%,農村飲水水質達標率90%。完成全市243個貧困村扶貧攻堅飲水安全專項工程,農村自來水普及率85%。
同時推進智慧水利,建設覆蓋防汛減災各個環節的智能管理系統,實現防汛抗旱信息化。新建和襯砌防滲渠道2466公里,全市新增、改善和恢復有效灌溉面積54萬畝,農業有效灌溉面積310萬畝,高效節水灌溉面積58萬畝,農業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數達到0.54。治理水土流失面積49.5萬公頃。
有關負責人介紹,宜昌市還將大做水生態文章,推進宜昌濱江水利風景區、百里荒高山草原旅游區、宜都漁洋河水利風景區、興山香溪河水利風景區、五峰柴埠溪水利風景區等一批水利風景區創建工作,力爭創建一批國家級和省級水利風景區。 來源:中國管道商務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