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日前從自治區水文水資源勘測局了解到,為加強地下水合理開發管理,強化水行政執法力度,自治區水文水資源勘測局新招標采購60口監測井用于地下水監測(水利部分)。
西藏自治區水文水資源勘測局相關負責人表示,開展地下水監測(水利部分)是一項基礎性、長期性、公益性的工作,對于正確認識和掌握地下水動態規律、合理開發利用與保護地下水資源、創造良好地質環境等具有重要作用。
“西藏各地市原有的地下水監測站點都是采用人工監測的方式,如監測地下水水位,需要人借助繩索、皮尺等工具進行。這樣做有幾方面的缺點,一是不夠便捷、迅速,二是現在這些人工監測點監測井井深不夠,很多監測井基本上都已干涸。這次采購的設備投入使用后,可以實現實時在線監測。”該負責人說,如果需要哪一個監測站點某項技術參數,直接通過系統就能查到,不需要像之前那樣通過電話溝通了解情況,或是到現場采集數據。
據該負責人介紹,此次新招標采購的60口監測井將分布在水源地、水資源區附近,除阿里地區、昌都市外,其他5個地市均有覆蓋,其中拉薩市16口、林芝市8口、日喀則市13口、山南市11口、那曲地區12口。
由于全球氣候變暖和大氣蒸發造成的冰川雪山融水無法及時補給地下水等原因,使西藏部分地下水水位下降,此次監測井大部分都需要新建。“以前人工監測站點監測井井深為10米至20米,此次建設的監測井井深將達到50米至60米,部分地區監測站點像那曲地區井深將在70至80米左右。”該負責人解釋道。
記者了解到,目前拉薩市的16口監測井土建已經開始,之后林芝、山南市的監測井也將開工建設。拉薩市的地下水監測井是在原有16口監測井的基礎上全部新建的。“拉薩市很多原有的地下水監測井井口直徑大概只有15至20厘米,此次新建的監測井井口全部為60至80厘米,甚至有的井口直徑達到150厘米左右。臨近冬季,那曲、山南等地因為凍土的原因,要等到明年才能開工建設。”該負責人說。
據介紹,地下水監測井建成后將根據監測井所處的地理環境開展地下水水位、水溫、水質、水量等方面的監測。該負責人補充道,比如說在某個監測站點監測中發現該地的地下水水位下降,工作人員就會跟附近的河流水位下降做比較,然后分析地下水水位下降原因,為地下水管理和水行政執法提供強有力的數據支撐。 來源: 西藏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