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稔平半島供水工程在加緊建設中。

制圖 陳威軍
日前,中國共產黨惠東縣第十一次代表大會召開。縣委書記、縣人大常委會主任林洪在會上作題為《戮力同心,奮起趕超,努力開創惠東全面小康新時代》工作報告。大會對過去5年主要工作進行了總結,并提出今后五年全縣經濟社會發展總目標:全面完成“十三五”規劃確定的各項目標任務,實現主要經濟指標翻一番多,GDP突破1000億元。對標全國“百強縣”,力爭到2020年縣域經濟綜合實力達到“百強縣”前50名發展水平。
區域打造
著力構建三大發展平臺
大力構建“5+1”山江聯動發展平臺。以山江大道為紐帶,產業轉移園為依托,充分釋放涵蓋大嶺、白花、梁化、多祝、安墩以及平山部分區域的發展潛能,大力發展智能制造、生物醫藥、新能源新材料和空港物流等產業,將這一區域打造成全縣開放創新的先導區、產業轉型的引領區和工業強縣的主戰場,成為推動惠東未來五年奮起趕超的重大引擎。
大力構建“7+2”海洋經濟發展平臺。以惠州實施“雙港”發展戰略為契機,加快港口大澳塘、平海碧甲碼頭開發,推進稔山范和港規劃建設,大力發展高端濱海旅游業、清潔能源產業、高端海洋裝備制造業和海洋養殖業,將涵蓋沿海5鎮、2個管委會以及平山、白花部分區域打造成推動惠東未來五年奮起趕超的核心經濟增長極。
同時,構建“園區-平山-白花”一體化發展平臺。以推動產業轉移園轉型發展為依托,加快整合平山、白花園區資源,按照“一園多區”的思路明確功能定位,努力承接深圳實施東進戰略外溢的優質資源,形成要素集聚的“二次創業”新格局,全力打造“一園兩地一體化”發展平臺。
轉型升級
重點實施產業“五大工程”
大力實施“工業強縣”戰略,推動主導產業集群、集約發展。重點實施產業轉型升級“五大工程”。
一是傳統產業壯大工程。優化升級濱海旅游、特色農業、民營制鞋、商貿物流四大傳統優勢產業,積極引進龍頭企業和核心項目,帶動發展上下游配套企業,拉長拓寬產業鏈條,推動傳統優勢產業做強做大。二是新興產業培育工程。大力發展清潔能源、高端裝備制造、生物醫藥、節能環保等新興產業,在核電、風電、醫療器械制造、船舶制造等重點領域形成產業規模和競爭力。三是骨干企業倍增工程。大力實施中小企業成長計劃,形成金字塔型企業群體。力爭到2020年,全縣“四上”企業發展到1500家。四是企業創牌提質工程。重點抓好民營制鞋業升級發展,積極引導鞋業企業走“質量、效益、品牌”之路,培育發展一批在全省、全國有影響力的區域性品牌。五是新業態扶持工程。充分發揮“互聯網+”的作用,積極支持“大眾創業、萬眾創新”,大力扶持發展以電子商務為代表的新業態新模式。
重大項目
推進稔平半島綜合旅游等建設
抓住惠東縣納入海陸豐革命老區享受國家政策扶持的歷史機遇,以推動老區振興發展為目標,積極爭取上級政策資金扶持,大力推進高潭革命老區 “三大基地、十件實事”建設,全面加快老區脫貧奔康步伐。大力實施對標深圳行動,著力引進一批支撐型、拉動型、稅源型項目落戶,不斷增強發展后勁。全力推進惠州科技創新智慧生態小鎮、惠州國儲石油、稔平半島綜合旅游等一批重大項目建設,以項目有效投資聚集生產要素,拉動經濟快速增長。
創新驅動
推動惠東制造向惠東創造轉變
把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作為統領經濟工作主線,全面落實“去產能、去庫存、去杠桿、降成本、補短板”五大重點任務。全面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大力推進企業技術改造,推動“惠東制造”向“惠東創造”轉變。加快科技創新公共服務平臺、孵化平臺和新型研發機構建設,衍生和帶動關聯產業發展。
基礎設施
稔平半島建設“三縱三橫三環”路網
加快推進縣城道路的內聯外延,啟動建設環城西路、江南路南北段拓展工程,進一步拓寬縣城骨架。深入實施“雙城一體”發展戰略,高起點建設稔山濱海新城,構建“山海聯動、雙城一體”城市發展格局。扎實推進稔山、吉隆、黃埠3個全國重點鎮和鐵涌、梁化等專業鎮建設,建成一批經濟大鎮;加快推進以高潭為重點的特色小鎮建設,形成功能互補、協調推進的現代城鎮體系。高度重視山區鎮發展,在產業布局、項目布點和資金扶持上給予更大力度傾斜,不斷增強山區“造血”功能。全力打好交通建設大會戰。加快稔平半島“三縱三橫三環”路網建設,實現三大片區無縫對接、互聯互通。配合抓好潮惠高速、河惠汕高速、廣汕鐵路等重大交通項目建設,加快構建現代綜合交通體系。
生態文明
確保2017年成功創建國家衛生縣城
以加強生態保護為重點,不斷優化發展環境,增創趕超新優勢。持續開展“感動惠東人物”和“惠東好人”評選活動,引領社會新風尚、傳播道德正能量,全面提升市民綜合素質和城市文明程度。力爭2017年獲得提名資格,2020年成功創建全國縣級文明城市。
加大生態文明創建力度,全面推進新一輪綠化惠東大行動,深入開展海洋生態系統修復,加快國家生態文明示范縣建設。廣泛開展愛國衛生運動,持續改善城鄉衛生面貌,確保2017年成功創建國家衛生縣城。
惠民實事
重點抓好稔平半島供水工程建設
重點抓好稔平半島供水工程建設,確保2018年上半年建成投入使用;順利完成縣人民醫院遷建工程和縣社會養老服務中心建設,抓好縣婦幼保健院、中醫院選址和搬遷,提升惠民利民水平。堅持把精準扶貧作為第一民生工程來抓,確保2017年底全縣貧困人口全部脫貧。
社會治安
打造全國禁毒工作旗幟和標桿
牢固樹立長期作戰思想,鞏固和擴大禁毒整治成果,打造全國禁毒工作的旗幟和標桿。突出做好信訪工作,構建和完善矛盾多元化調解機制,把各類矛盾糾紛化解在基層、解決在萌芽狀態。
過去5年主要成績
GDP實現年均增速14.3%
2015年,全縣實現GDP520.3億元,比2011年增加220.1億元,年均增速14.3%;公共財政預算收入34.7億元,年均增長26.9%;人均生產總值達到5.59萬元,超過全國平均水平。今年上半年,全縣地區生產總值、固定資產投資、規上工業增加值、工業投資、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等指標增幅位居全市第一,為未來五年實現奮起趕超打下堅實基礎。
完成廣惠高速東延線等重大項目建設
“縣委堅持把推動山海統籌作為第一抓手,扎實推進基礎設施建設。”林洪在作報告時說,過去5年,全縣順利完成廣惠高速東延線、廈深鐵路等重大交通項目建設和S356線、惠東大道等一批等級公路改造,稔平半島供水工程建設力度加大,“8·16”災后重建工作圓滿完成。縣城擴容提質成效明顯,大洲片區根據發展形勢,調整功能并啟動建設,“田”字形城市格局初具規模。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范縣、國家衛生縣城創建活動深入開展,林業四大重點生態工程加快推進,美麗鄉村“三大行動”初顯成效,城鄉“三宜”環境進一步形成。
累計投入民生資金181億元
據了解,五年來,全縣累計投入民生資金181億元,年均增長28%。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改革10個專題577項綜合改革任務全部完成,成功創建國家義務教育發展基本均衡縣、省推進教育現代化先進縣和全國科普示范縣。寨場山森林公園一期工程、縣殘疾人綜合服務中心、縣委黨校、縣廣播電視大學等重點工程順利完工,縣人民醫院遷建、縣養老服務中心等項目加快建設。“接地氣、百姓緣”萬宗民生項目建設初見成效。新一輪扶貧開發“雙到”任務圓滿完成,35個省市級貧困村全部實現脫貧目標。 來源:惠州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