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在風口上,豬都能飛起來。很明顯,“互聯網+”就是那個能讓“豬”都可以飛起來的風口!對于“互聯網+”這個風口,大多數人認為,這只是在城市中才有發展空間的“高端”業態,在廣袤的農村地區,似乎沒有“互聯網+”生長的土壤。然而,我省“智慧農業”的嘗試,徹底顛覆了這一觀念。
近年來,我省抓住“互聯網+”帶來的歷史機遇,以ppp模式引入專業公司承擔具體建設任務,使傳統農業轉型升級搭乘現代農業的快車,駛上了“互聯網+”的高速公路。在硬件上,通過完善農村信息化建設,擴大農民“觸網”的覆蓋面;軟件上,不斷加強對農民的引導培養,讓他們不僅學會使用互聯網,更形成互聯網思維,使眼界和思維方式不斷與時代接軌。將傳統農業置于“互聯網+”的風口上,不僅帶來了全新的發展理念,也拉起了農業產業競爭新的起跑線。
變則通,通則活。“互聯網+”對于發展相對滯后的傳統農業而言,是時代賦予的絕佳契機。在“互聯網+”時代,農村與城市之間的距離,其實就近在咫尺。筆者相信,隨著“智慧農業”的進一步發展,我省農業、農村的現代化進程將進一步加快,更多的農民將在輕點鼠標中增收,在輕觸屏幕中致富。 來源: 南昌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