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筆者走進樂平市鳳凰山生態農業開發有限公司,總經理王炎生正在細心地研究菊花新品種。今年,他將公司原有的2000畝皇菊、杭白菊種植基地,減少至1000畝,通過改良品種、提升質量,全力進軍精品飲用菊路線。用王炎生的話說,原先種的菊花論“噸”賣,今年的菊花要論“朵”賣。
王炎生的決定,是樂平市近年來大力推動農業產業從規模大向品質優邁進的縮影。在穩定生產規模的基礎上,近年來,樂平市從改善供給質量與效率入手,堅持通過優化品種結構,發展特色產業,打造農產品知名品牌,大力唱響綠色生態富民經。該市成立了農業示范區管委會,根據市場空白選準優質品種,并積極推動龍頭企業與科研院所“引智結對”,進行多層次開發。如今,省科學院、江西農大農學院已成為該市現代農業示范區技術支撐單位,綠樂食品、中天現代農業、鳳凰山生態開發有限公司、乾農生態科技有限公司等龍頭企業相繼與中國農科院、省農科院、省科院、省農大建立合作關系,并在生產區實行統一供苗、供肥、供藥、價格和技術指導“五統一”。同時,以病蟲害統防統治和綠色防控技術為代表的20余項實用技術也在全市得到廣泛推廣,近年來該市新申報無公害農產品、綠色食品、有機農產品和農產品地理標志“三品一標”42個,農產品檢測合格率超過98%,樂平“綠色生態”農產品品牌在市場越叫越響。
在保證農產品數量與質量的前提下,降低農產品的生產成本,進一步提升市場競爭力也是樂平市農業部門推動“供給側”改革的重點。過去,樂平市種植、養殖、加工企業和功能區較為分散,不僅不利于農業生產組織化、標準化,也帶來了交易成本和生產總成本的提高。為此,樂平市堅持大市場拉動、大龍頭牽動、大項目驅動、大基地聯動,高起點規劃了五大產業體系,即以樂平蔬菜農產品批發大市場為核心,打造基地銷售、外地特色調節蔬菜、鮮菜配送、電子商務及冷藏物流配送產業體系;以綠樂食品有限公司眾埠訂單示范基地為核心,打造樂平蔬菜精深加工配套的訂單基地開發、速凍脫水精深加工產業體系;以樂平市鳳凰山生態農業開發有限公司生態加工園為核心,打造樂平以菊花、旱半夏、黃蜀葵等為主的保健飲品產、加、銷一體化產業體系;以中電投和中節能農光互補棚下開發有機油茶和食用菌為示范,打造樂平獨具特色高檔食品開發產業體系;以莊泉萬畝高產示范畈為中心,打造樂平糧食豐產豐收產業體系,加快形成有一定規模、品牌影響力和市場競爭力的農業產業集群。同時,樂平市還依托財園通和財農通兩大金融產品,重點引導相關合作銀行為核心企業和合作社等農業經營主體融資,截至去年年底,樂平市金融部門已為179家新型農業經營主體授信1.2億元,實際發放貸款1億元,有效降低農業生產的融資成本,推動了農業產業結構的轉型升級。
為了進一步完善產業鏈條,推動全市農業產業化生產、加工、流通一體化同步發展,樂平市將目光瞄準智慧農業,用“物聯網”、“互聯網+”思維和模式,綜合推進農業生產領域的自動化監控平臺建設,加工領域的實時監測和質量控制體系建設,銷售領域的電子商務和網上交易等平臺建設。目前,樂平市已在現代農業示范核心區投入700萬元,用于建設智能水肥一體化設施、氣象觀測、感應設施及智能溫室,今年將基本完成核心區農業物聯網全面聯網。與此同時,樂平市還爭取上級資金600萬元,實施農產品產地初加工補助,為農民專業合作社和農戶新建蔬菜冷藏庫、通風庫、烘干房等設施,促進糧食蔬菜就地加工轉化。在此基礎上,樂平市還積極發展農村電子商務,借助農信通、農村E郵等平臺,引導農產品企業和農戶上網銷售,力爭“十三五”期間網上農產品交易額突破30億元。 來源:景德鎮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