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4日下午,由杭州市教育局主辦,下城區教育局承辦的杭州市智慧教育“融·創”學習共同體第十三次研討活動在大成實驗學校舉行,重點探討了互聯網+背景下的智慧教育。
當天的研討會上,不僅有浙江大學教育學院學術委員會主任、教育技術學博士生導師張劍平教授分享了《多媒體認知理論與信息化教學創新》的主題發言。結合中西方的各種實例,闡述了他在多媒體認知理論及設計原則、虛實融合環境下的學與教等方面的研究成果。
不僅有專家分享,研討會首次邀請了國外代表同臺開講,來自澳大利亞昆士蘭圣希爾達女子學校學習學院的總監、蘋果杰出教育工作者杰夫·鮑威爾先生和杭州市外國語學校的包曉明老師,分別給參會人員分享了《STEAM創新課程與智慧教育》和《數字化教學-英語學科》兩種不同國家的平板教學經驗,向我們展示了在智慧教育的情境下,信息化手段在促進學生學習、提高學生學習興趣及課堂效率上的廣闊前景。
下城區在信息化教學方面處于杭州的前列,現已打造15所智慧校園開展智慧教育,例如長江實驗小學已經擁有3D教學系統,大成實驗學校有了先進的創智樂園,館內設有3D打印設備、天氣預備制作、太陽能、龍卷風等20多個項目,有模型、圖文展板,也有多媒體觸摸互動、人體識別等技術裝置,把知識點和趣味游戲結合起來,讓科學變得生動有趣。據下城區教育局副局長陳安透露,2016年將全力提升互聯網的運用,全區小學網線升級,并在辦公區域設置無線熱點,服務教學應用和移動教學,讓老師和學生互聯網學習更方便。 來源:青年時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