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津冀協同發展給我省現代農業發展帶來新的機遇,在京津冀農業領域對接中,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農業科技一定要搶先運作。”省農科院院長王慧軍代表建議,構建京津冀農業科技創新共同體。
目前,我省各類農業科研機構、田間試驗站、成果轉化中心等平臺多而亂,缺乏戰略性成果轉化平臺。北京和天津則聚集著中國最優秀的農業科技創新資源,人才、實驗室、研究設備條件在世界上也是一流的,但在城市的高樓大廈中不可能實現成果轉化。王慧軍代表建議,以“環首都農業科技成果示范帶”“渤海糧倉科技示范工程”等已布局的國家項目為依托,構建京津冀農業科技創新共同體,讓先進技術研發、成果轉化與推廣成為一體。
王慧軍代表介紹,環首都示范帶14個縣(市、區)與首都各農業科研單位已建成15個試驗示范基地,具備建成都市農業、高效農業、智慧農業的先天條件。“渤海糧倉科技示范工程”啟動后,已有京津冀十多家農業科研單位、大專院校參與。在這兩個區域構建京津冀農業科技創新共同體,可以將三地農業的科學創新、技術創新、成果轉化、示范推廣形成產業鏈條,依據產業鏈布局創新鏈,實現價值鏈。同時,形成產業集群,帶動我省農業創新能力的提高。 來源:河北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