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類地溝內的暗漏最不易被發現,許多時候這些漏水都直接順著地溝‘溜走’了,并不返到地面,尤其是水壓下降不明顯的小漏,給排查增加了極大難度。”齊齊哈爾水務集團客服中心副主任于文濤表示,維修人員近年來多次對合意小區等老舊小區進行管線維修,但要想徹底解決高樓層居民用水難,必須更換老舊管線。
18日上午,記者隨齊齊哈爾水務集團客服中心工作人員趕到鐵鋒區和平綜合2號樓,打開樓北側一座污水井,就能聽到嘩嘩的流水聲。工作人員表示,許多老舊小區都發現了類似的自來水管暗漏,水沒有返到地上,而是悄悄地順著排水溝流走,長期導致該樓供水水壓下降,高樓層居民無水吃。尤其像這棟樓,供水部門并未參與設計、施工、驗收,甚至沒有供水管網圖紙可供維修參考。
據齊齊哈爾水務集團統計,我市有120個小區供水管網使用年限超過15年,這些城區老舊二次供水管網年久失修,加上老舊小區物業棄管、管理經費不足、管網無法得到及時維修等,致使跑冒滴漏現象更為嚴重。由齊齊哈爾水務集團提供的數據表明,目前二次加壓總表監控的67個泵站,其中二廠中北、宏正安智、北斗、和祥、坤順等11個居民小區戶月均供水量超過20噸,遠遠超出我市居民正常用水標準,即使這樣,很多樓房5樓以上仍無水,致使百姓反映強烈。這不僅造成我市供水水量的漏失,給供水企業造成巨大損失,也是造成百姓吃水難的重要原因,更是影響我市供水安全的主要因素。
2014年,經市住建局協調有關房地產開發單位,龍興嘉園、鶴鄉新城兩個漏水較嚴重的小區進行了二次供水管線更新改造。龍興嘉園日供水量旋即從改造前2800噸降至改造后的850噸,鶴鄉新城日供水量由原來的850噸下降為130噸。但好景不長,由于受未改造的工建北小區漏水影響,目前龍興嘉園日供水量又上升至1400噸,由此可以看出,我市小區二次供水管網的失水量之大。
從2013年開始,市住建局“對癥下藥”,嚴格了二次供水管網工程的管理、建設,開始實現統一標準、統一建設、統一管理的新模式。多元化建設變成了專業化建設,以確保供水管網的前端不埋隱患。
新問題不再發生了,老病灶也該逐步鏟除。城市擴容、用水量增加,隨之而來的停水、漏水現象也正呈現高發趨勢。盡管水務集團積極采取措施,但日均維修二次供水管網漏點還有3到5處之多,維修量非常大。尤其是深埋在地下的老舊二次管網,還有許多急需維修整治,還要靠各個部門、各個環節的共同努力。來源:東北網-鶴城晚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