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天津視窗7月26日電:近日,天津市水務局副局長、市防汛抗旱指揮部辦公室常務副主任陳振飛做客天津政務網,就今年天津市防汛抗旱工作的有關情況接受視頻訪談。他談到,天津作為一個北方城市,干旱是要長期面對的自然災害。天津一直以來堅持防汛抗旱兩手抓的基本原則。
陳振飛表示,在城市供水方面,2014年12月南水北調中線正式通水后,天津在原來引灤入津供城市用水的基礎上,實現了天津中心城區、濱海新區等經濟發展核心區引灤、引江雙水源保障的供水格局,很大程度上緩解水資源短缺的問題,大大提高城市供水保證率。
陳振飛介紹,向天津市供水的南水北調中線工程,始于長江支流漢江中游的丹江口水庫,位于湖北、河南交界,沿途向河南、河北、北京、天津四省市供水,總長1432公里,(其中,線路源頭的陶岔渠首距位于天津市西青區曹莊花卉市場北側的天津干線末端出口閘長1275公里),每年向天津市供水8.63億立方米。長江水進入天津市分為兩路:一路為南干線,由天津干線末端曹莊泵站加壓后供給津濱水廠,明年延伸至北塘水庫,供水范圍為東麗區、津南區及濱海新區的部分地區;另一路為西干線,由西河泵站加壓后供給芥園、凌莊子、新開河水廠,供水范圍為中心城區。
目前,天津市形成了永定新河以北區域及濱海新區部分地區由引灤水源供給為主,永定新河以南的市區、靜海縣以及東麗區、津南區、濱海新區的部分區域由引江水源供給為主,通過科學調度,實現引灤、引江雙水源互補的新供水格局,能夠確保城市供水安全。 來源:人民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