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確保“一渠清水永續北送”?從昨日起,30位駐豫全國人大代表對南水北調水質保護長效機制開展專題調研工作。
根據全國人大常委會統一部署,經省人大常委會主任會議討論決定,從本月開始,駐豫全國人大代表開展為期兩個月的專題調研。南水北調中線水質長效保護機制為首個專題調研工作,為期四天。
作為南水北調中線工程的核心水源地和受水區,我省是沿線各省市中渠道最長、投資最大、計劃用水量最大、移民征遷群眾最多、占地最多的省份。南水北調中線工程分配我省年用水量37.69億立方米,約占年輸水總量的40%。來自省南水北調辦公室最新統計顯示,截至5月5日,我省累計有23個口門開閘分水,20個水廠接受南水北調供水,累計供水2.73億立方米,供水范圍涉及南陽、平頂山、漯河、許昌、鄭州、焦作、新鄉、鶴壁、鄧州9個區域。我省在總干渠兩側劃定了水源保護區,范圍涉及8個省轄市35個縣(市、區),保護區總面積共3054.43平方公里。統計數據顯示,在國家四部委組織的水源地三省規劃實施情況兩次年度考核中,我省排名第一,丹江口水庫水質穩定保持二類標準。來源:鄭州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