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要]眼下,山東省正在進行南水北調東線通水以來最大規模的一次調水,工作復雜,難度很大。節日期間,整個南水北調系統400多人放棄休息,堅守崗位,確保調水安全。
齊魯網5月2日訊 眼下,山東省正在進行南水北調東線通水以來最大規模的一次調水,工作復雜,難度很大。節日期間,整個南水北調系統400多人放棄休息,堅守崗位,確保調水安全。
據山東廣播電視臺新聞中心《山東新聞聯播》報道,位于泰安東平境內的山東省南水北調備調中心是目前整個山東調水的中樞。雖然是五一假期,但工作人員全部堅守崗位,密切關注調水進度。
南水北調山東干線公司調度運營部副主任張林說,“目前每天大約有750萬方水從江蘇調入山東境內,我們的韓莊運河段工程、還有南四湖到東平湖段工程,以及膠東干線和魯北干線目前已經全線投入運行。”
記者在長江水進入山東的第一站臺兒莊泵站看到,泵站的5臺水泵目前已經開啟了3臺,每秒鐘有90立方米的長江水從這里進入山東境內,一天的調水量就相當于6個大明湖。
根據南水北調東線工程2015年調水安排,山東段工程自4月21日開始運行,計劃調入山東水量3.28億方,6月30日前向工程沿線的8個市供水2.3億方。
南水北調山東干線公司備調中心主任 陸經緯說,“主要的用于沿線棗莊、濟寧、濟南、淄博、煙臺、青島和德州等市地的工業和城市生活用水;其次呢,因為這幾年山東水庫和湖泊的蓄水較少,滿足了一部分沿途和河流的生態用水,還有一部分呢用于沿線的航運用水。”
山東南水北調工程在境內形成T字形的東西和南北兩條輸水大動脈,全長1191公里,設有7座大型泵站和3座調蓄水庫。長江水自棗莊進入山東,在補充南四湖、東平湖兩湖的水量后,從東平湖分成兩路,一路向北,穿黃河入德州大屯水庫,預計5月4日抵入;一路向東,通過濟南、濰坊,到達膠東地區,目前已到了濟南東北部的東湖水庫。
南水北調山東干線公司東湖水庫管理處主任 楊建偉說,“我們已經累計調水入庫超過360萬立方米,東湖水庫蓄水后,具備向章丘市、濟南市、淄博和濱州市供水條件。”
這次調水將首次實現向膠東片區的煙臺和青島供水,調水水量、時長、用戶分布和輸水線路長度都遠遠超過之前任何一次調水運行,工作難度和復雜程度也前所未有。
南水北調山東干線公司備調中心主任 陸經緯說,“我們加強了內部的監測,一個是加大了我們沿線的巡查力度,一個是加強了我們的水質監測手段,確保水質達到要求。”
截至昨天下午6點,南水北調已調入山東水量約7500萬方,調入南四湖水量約7000萬方,東平湖3000萬方,膠東干線引水約1300萬方,魯北干線引水過黃河約600萬方。來源:齊魯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