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居民樓樓頂水箱。
關注“世界水周”
禪南超3000供水水箱由水企免費清洗
“三無”社區二次供水管道滲漏多無人理—
文/圖 廣州日報記者何超
居民樓房的水箱清潔誰人管?本報昨日報道了佛山就首份《二次供水管理辦法》(以下簡稱“《辦法》”)征求公眾意見引發關注。記者走訪發現,目前在禪城和南海的3000多個水箱都是由供水公司無償清理,甚至有企業每年為此自掏腰包200多萬元。即使這樣,在一些沒有物管進駐的三無社區會出現供水管道滲漏無人理,甚至私搭水管的情況。對此,居民和供水企業都希望托管手續、托管費用、小區多少住戶同意即可移交托管等細則盡快出臺。
三無社區:
水企免費清洗水箱
供水管道滲漏無人理
無主管單位、無人管理、無業主委員會的社區稱為“三無社區”,往往都是獨棟的住戶。而在這些“三無社區”中,水箱、水泵、供水管道等二次供水設施的維護管理往往都是空白。
昨日,記者走訪了位于禪城區榴苑三街的一個“三無社區”,一個碩大但破舊的水箱矗立在天臺。住戶劉姨告訴記者,由于樓宇沒有統一的管理,長期以來沒人管理過樓頂水箱,也沒有業主主動清洗過,“大家都認為水箱不歸自己管,都認為是供水企業的責任。”劉姨說。
而在實施“一戶一表”之前,該幢樓宇水箱清洗都是靠供水公司免費清理,“他們(供水公司聘請的清潔隊伍)基本一年來清洗1~2次,也不收錢。”劉姨告訴記者。
但記者了解到,供水公司擔負了這些樓宇水箱清洗的費用,但對于二次供水的管道、水泵等出現滲漏和損壞,由于成本較大、權責不明,供水企業往往無法幫助居民修理,因此,在三無社區多出現管道滲漏、水泵老化無人理、銹蝕堵塞、閥門失靈等情況。記者在榴苑三街的“三無社區”就看到有供水管道慢慢滲出的水跡。“因各方意見不統一、產權不清晰等原因,二次供水設施的日常維護及大修改造資金,籌措起來非常困難。還有不少居民自己私搭水管,對維護和消防安全都很不利。”有供水企業相關負責人透露。
物管小區:
物管稱不負責維修
水企卻并無“接管”
有物業管理的小區情況會怎樣?記者昨日來到了位于平遠橫街的一個小區。目前供水企業每半年定期前來免費清洗一次小區的水箱。物管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平時小區住戶發現水箱出現破損等問題會馬上聯系物管,物管代為通知供水公司前來維修。“如果出現維修費用,就會由物管先支付,待繳費的時候由業主分攤。”該負責人明確指出,物管“只是服務居民聯系供水公司,如果出現水質問題,由供水企業負責”。
實際上,記者了解到,在《辦法》實施之前,共用用水設施維護主體是產權人即業主,并非供水企業,在自來水入總表后到達高層住戶的“最后一公里路”,并非由供水企業負責。而水務部門相關負責人指出,在實際操作中,由于目前已經實行了抄表到戶,不少業主常誤認為供水企業已“全面接管”了二次供水設施,損壞后會投訴自來水公司不維修。“在不少物管管理的小區里,會出現物管不維修、水企沒法管的尷尬局面。”該負責人說。
供水現狀:
禪南水箱靠水企免費洗
有企業每年自掏200萬
雖然二次供水設施管理責任方屬于業主,但記者從禪南兩區多家供水公司了解到,禪南3000多個水箱的清洗工作,都是靠供水企業免費為業主清洗,“沒有相關補助,清洗費每年超過200萬元,都靠企業自己出。”瀚藍環境供水公司相關負責人表示。
同時,記者了解到,禪南的供水企業并沒托管過任何一個業主的二次供水設施。有供水企業相關負責人指出:“我們相當于在義務勞動,沒收到任何托管費用,就免費清洗所有的水箱。”該負責人表示,由于水泵、二次供水水管維護費用更大,對此,供水企業根本不能“義務勞動”。
居民需求:
盼托管細則盡早出臺
有佛山供水單位撰寫的《佛山市禪城區用戶水質投訴原因探究》中指出,在2002~2004年3年,禪城區相關水質投訴就有162起,其中來源于二次供水設施的有10起,占投訴比例的6%。同時,撰寫單位對禪城區內供水水箱水質抽樣檢測發現,每半年清洗一次的水箱水質綜合合格率達到99.1%,因此更需要有相關的管理辦法,讓相關單位對水箱進行定期清洗并加以監管十分重要。
但對于水務部門發布的《辦法》,其中指出,《物權法》規定,二次供水設施的責任方落在了產權方即業主,并表示可以托管給供水企業和物管單位,但對如何托管、托管的費用和手續流程、小區如何達成一致移交共用用水設施,都沒有詳細的內容。“托管這些水箱、水泵,要怎么移交,希望有關部門可以多發布一點”,住在禪城汾江南路的一名小區居民告訴記者。
而托管細則的盡早出臺也是供水企業的心聲。“細則出臺后,我們才能收取托管費用,有理有據地維修供水管道。”瀚藍環境供水公司相關負責人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