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一级爽快片淫片高清特级_日韩中文字幕网_国产视频在线免费观看_好男人资源在线观看高清社区

歡迎光臨水表信息網!
行業資訊
當前位置: 首頁 » 行業資訊 » 供水新聞
 
供水新聞

推進全域一體化供水 切實保障城鄉飲水安全

字體: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發布日期:2014-12-23  瀏覽次數:494

原標題:推進全域一體化供水 切實保障城鄉飲水安全

飲水安全是社會穩定、經濟發展、人民健康的重要基礎。新都區以保障城鄉居民飲水安全,實現全區域“一網供水”為核心,高起點規劃,高標準實施,創新農村飲水管理模式,提升服務水平,整合城鄉供水資源,構建多水源點供水保障體系,城鄉共享安全優質、穩定可控、服務規范的自來水。

20多年鋼管井 一朝用上自來水

水龍頭一擰,清澈的自來水嘩嘩地流出,新都鎮城守村8組村民唐大姐笑得合不攏嘴:“現在吃水放心了,淘米洗菜也方便多了。”在通自來水之前,唐大姐和大多數村民一樣,生活用水都是來自鋼管井里的井水。

“第一口井6米深,20多年前打的,隨著時間推移,地下水位下降,慢慢就抽不上來水了,并且水位下降后,一抽就上來很多泥沙,水是黃的,哪敢喝嘛。”唐大姐說。無奈之下,幾年前她家又打了第二口鋼管井,這次10多米深,但好景不長,抽上來的水也逐漸成了“黃水”。放置半小時后,水面上還會結一層薄薄的膜;一開始,他們把這層膜拂開后再用,但煮出來的飯也透著黑色;衣服也不敢直接用剛抽上來的水洗。

唐大姐說:該村周邊有多個小型皮革、電鍍作坊,對當地水質污染很嚴重,曾經打上來的地下水發臭,有沙,黃色的。因此,凈水器是當地居民必不可少的設施。但是,凈水器雖然好用,用不了多久就要換一次,換一次芯一百多元,長此以往,難以計算。

“用上放心的水、方便的水”成了村民們最迫切的愿望,這個愿望在今年變成了現實。據新都區水務局有關負責人介紹,新都地處平壩地區,與山區相比,農村群眾不存在缺水難題,但由于多用地下水,用水安全成為一大隱患。為盡快幫助村民解決用水問題,區水務局緊張施工,今年4月動工,6月完工,城守村全村354戶,目前98%的家庭已經用上自來水。用上自來水,唐大姐和其他居民們是打心眼里高興。“現在好了,終于用上了清清的自來水,又方便又衛生。”唐大姐高興地說。

自從通水后,城守村的村民們飲用都用自來水,廁所沖洗等都用地下水,每個月大概20-30元水費。工程按政府補貼,居民自愿安裝原則,每戶繳納1000元即可。為了方便村民繳納水費,新都區水務局在各村設立水費代收授權服務點,實現繳費不出村,另外,在新都的各紅旗連鎖也可實現繳費,同時,通過微信“新都自來水公司”也可查詢相關用水信息,,每個村的村委“三資平臺”也可查詢消費、辦事流程、停水通知等,熱線電話89398000也可查詢。

全域供水

由村到戶解決“最后一公里”問題

據新都區水務局相關負責人介紹:早在2008年,新都區在加大實施飲水安全工程建設的同時,提出了“全域供水”的思路,并制定了《新都區全域供水規劃》,計劃在10年內完成“六縱四橫,三層次”(中心城鎮、街鎮、各村社區)的全域管道供水體系。去年,“一網供水”網連通了新都區13個街鎮,并將二級管網延伸到村民聚居點各自來水用戶。

10年目標,5年完成。截至去年年底,現代化全域集中供水體系,覆蓋了新都區13個街鎮、236個行政村、2662個社區,高于全市80%村通自來水的平均水平。實現了村村供水,但是,到戶的管道需村民自行解決,農村居住分散,供水管道長,成本相對更高。由村到戶“最后一公里”成為農村供水的挑戰。

為徹底解決自來水農村用戶“最后一公里”問題,今年4月,新都區委區政府啟動全區農村自來水入戶惠民工程,按照鎮(街道)、村(社區)引導、村民自愿的原則,采用“政府補貼、共建共管”模式,由村委會集中申報,分片實施工程建設和管理。

在采訪中記者了解到:為保障新都區全區居民用水,在2013年2月,新都區三水廠改擴建項目開始施工,項目總投資2.4億元,遷改后供水規模從以前的4萬立方米/天,提高到了10萬立方米/天,建成后覆蓋新都區全境,為新都77萬居民提供清潔水源。除了成都主網供水,如發生突發用水問題情況,位于新都區的三水自來水廠也將保證居民生活用水。2014年,在鎮鎮通、村村通基礎上,新都區投資約1.9億元啟動農村自來水入戶惠民工程,將供水管網由村延伸到戶,解決“最后一公里”問題,使新都區真正達到全域供水,實現城鄉供水一體化。劉曉莉 成都晚報記者 余星雨
 

 
免責聲明:
本站所提供的文章資訊、圖片、音頻、視頻來源于互聯網及公開渠道,僅供學習參考,版權歸原創者所有! 如有侵犯您的版權,請通知我們,我們會遵循相關法律法規采取措施刪除相關內容。


 
[ 行業資訊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訴好友 ]  [ 打印本文 ]  [ 關閉窗口 ]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