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福州新聞網8月7日訊 昨日,由市人社局、市安監局、市總工會聯合組成的檢查組先后赴利嘉國際商業城項目工地、福州金飛魚柴油機有限公司等有高溫作業場所的6家用人單位,開展防暑降溫工作落實情況的突擊監督檢查。檢查過程中發現,大多數企業有采取一定防暑降溫措施,如發放清涼飲料、防暑藥品等,但也存在高溫期間不合理安排工作時間、未按標準發放高溫津貼、加班加點延長工作時間等問題。市人社局已對存在問題的幾家單位(工地)提出了整改意見。
昨日上午10時15分,位于倉山區的利嘉國際商業城項目工地被太陽炙烤著,有的工人已穿上外衣騎著電動車回住所,個別工人依然光著膀子堅守崗位,與高溫戰斗。記者看到,工地不遠處有一個小賣部,工人們下班后的第一件事是涌到這里購買飲料和礦泉水。小賣部隔壁的屋檐下有2個容量50升左右的水箱,不愿買水的工人們則拎著大大的水壺扎堆在此打水。
“里面的水都不是開水,我們湊合著喝。”一名裹得嚴嚴實實、皮膚黝黑的女工向記者吐槽,工地共有1000多名工人,每天從上午5時工作到10時,再從下午2時工作到6時,近10個小時的高溫作業每人平均要喝3升~5升的水,可工地里只有這一處供水點,水稍稍燒溫就被打光,打不到水的工人只能到小賣部花錢買水喝,一天要花好幾元。
至于防暑降溫的物品和高溫津貼,記者隨機詢問了十幾名工人,他們均表示根本沒有發放。還有的工人投訴,工地洗澡房太少,每天頂多只能洗一次澡,每次洗澡至少要排一個多小時的隊;工地不能及時發放工資,每個月只給點生活費,工資要等到年底才能結清;班組長經常隨意調整工作時間,要求中午1時便開始上班。
對于工人們的說法,利嘉國際商業城項目工地的安全總監李康有不同意見。他告訴記者,6月和7月的高溫津貼和防暑降溫物品等已經發放到班組長手中,可能是班組長沒有下發到位。至于工人們其他方面的投訴,他之前沒聽說過。然而,在檢查組詢問下,另一名項目經理又變了說法,聲稱高溫津貼早就發下去,直接打入工人的工資卡中。但在這名項目經理出示的工資表中,記者并沒有看到與高溫津貼有關的費用。
隨即,市勞動監察支隊給利嘉國際商業城項目工地相關負責人開出詢問通知書,要求該項目負責人近期配合勞動監察部門查明情況。如果發現確實存在問題將發出整改通知書,要求限期整改。
據悉,從7月初至今,檢查組共檢查用人單位65家(建筑工地35家、勞動密集型等企業30家),重點檢查職工工作時間、休息時間、工資支付、女職工和未成年工的特殊勞動保護情況,以及夏季防暑降溫費、高溫津貼、中暑職工工傷保險待遇落實情況。
檢查組工作人員說,夏季高溫天氣下各類用人單位要落實《防暑降溫措施管理辦法》,制定和落實夏季工作場所防暑降溫的各項措施,配備必要的通風或降溫設備,提供必要的個體防護用品和防暑降溫所需的清涼飲料及保健用品,改善勞動條件和作業環境,保障勞動者的身心健康;根據本單位生產特點,合理安排職工在高溫天氣的工作時間,適當調整夏季高溫作業勞動和休息制度。
本月,市人社局將繼續調動執法力量開展防暑降溫專項檢查,對用人單位存在違反勞動保障法律法規行為的,將依法責令改正。市安監局將繼續對建筑工地、露天作業場所和高溫作業崗位的防暑降溫措施以及各單位的安全生產情況加強監督檢查。市總工會將繼續開展“關愛職工夏送清涼”防暑降溫慰問活動,深入一線為職工送去清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