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7月8日),(蘇州)副市長陸留生帶領市水利局、水務集團等相關部門負責人,來到南環西延供水管道工程、白洋灣水廠等地,開展安全生產檢查。據悉,白洋灣水廠改建工程基本完成,5月份已并網通水,日供水能力為30萬噸,到8月底將實施預臭氧深度處理工藝。至此,姑蘇區的自來水原水將實現預臭氧深度處理工藝全覆蓋。
白洋灣水廠投產于1990年,原水取自太湖,采用機械攪拌澄清普通快濾和平流沉淀加普通快濾兩種工藝。2012年5月,市自來水公司對白洋灣水廠進行改建。由于市區水量需求較大,市自來水公司堅持“邊生產、邊改建”,通過合理調配水量,確保居民用水。改建后的白洋灣水廠將全部采用預臭氧深度處理工藝。記者在白洋灣水廠看到,液化后的氧氣儲存在液氧罐中,氧氣通過臭氧發生器中的高壓電產生臭氧,再通過管道進入原水進行預處理。
據介紹,預臭氧處理可以改變水中小顆粒表面電荷的性質和大小,使帶電的小顆粒聚集,同時氧化分解水中有機物,起到微絮凝功效,從而提高沉淀池的混凝效果。臭氧還具有極強的氧化性能,對苯等有毒有害有機物具有較好的分解和去除效果。與傳統預加氯相比,預臭氧處理可以減少消毒副產物,提升出廠水水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