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都市報訊(記者張向陽 葉曉敏 實習生唐娟報道)進入7月以來,烏魯木齊市日均供水量在100萬立方米以上。7月3日,烏魯木齊市城區日供水量達108萬立方米,超過了2013年8月3日107.3萬立方米的歷史最高值。
在烏市水源總體來水量略有減少的情況下,城市擴容導致供水量近年不斷增加。烏魯木齊水業集團安全生產調度中心主任工程師歐陽昌磊介紹說,按照往年規律預計,7月到8月烏市會迎來用水高峰期,城市供水也將再次面臨嚴峻考驗。
烏市日用水量刷新歷史記錄
近兩年來烏市大規模的城市擴張、人口的迅速增加,加大了用水壓力,而綠化、工業用水也在和居民“搶水喝”,使城市用水保障面臨巨大壓力。
在烏魯木齊水業集團安全生產調度管理中心,新疆都市報記者看到這里的電腦監視著烏市供水系統的200多個監測點,包括蓄水池液位、管網壓力、流量等。
“7月3日,烏市日供水量達到108萬立方米,出現了歷年來的最高值。去年,烏市用水歷史最高值出現在8月3日,日供水量為107.3萬立方米。而今年6月,跟去年同期相比,日均供水量增加了10萬立方米。”7月8日上午,歐陽昌磊介紹說。
從6月28日至7月4日,烏市每天的供水量都保持在105萬立方米的水平上。隨著高溫天氣的到來,城市日供水量最高記錄或將再次被刷新。
歐陽昌磊說,隨著供水高峰期的到來,烏魯木齊水業集團已經制定了詳細的保障預案,首先將保障居民生活用水。
按照烏魯木齊水業集團高峰供水應急保障的方案,烏市連續兩天日供水量超過100萬立方米,或下游供水公司反映有較大區域范圍持續斷水,都將啟動一級響應。烏市的30多個調蓄水池將最大限度發揮“夜間蓄水,白天補水”的功能。
歐陽昌磊說,一方面希望市民能夠節約用水,另一方面希望相關單位能夠配合執行高峰供水應急保障的方案,通過共同努力保障居民供水。
水廠已滿負荷運作23天
“現在水廠每天的制水能力是17萬立方米,從6月15日以來,一直處于滿負荷運行的狀態。”7月8日17時,紅雁池水廠副廠長張軍勇對記者說。
張軍勇是當日水廠的帶班領導,從7月7日9時30分上班,他已經連續在廠里工作了31個半小時,而此時他正在廠區巡視水廠的運行狀況。
當張軍勇來到水廠水處理車間時,在膜池控制系統操作平臺前,他熟練地調出各種數據進行查看,“嗯,現在所有系統運行正常。”
在水廠里巡檢是職工的一種“習慣”,三個小時巡一次,每次巡檢至少要花費兩個小時的時間,巡檢的過程重點關注四個機器攪拌池、高密度澄清池的運行狀態,其間還要不停地觀察水的顏色、味道、流量以及電機的轉速。
紅雁池水廠的工作人員除了對減壓閥進行日常的檢修和維護以外,每天都要清洗機器攪拌池、高密度澄清池。其中,新工藝膜處理的澄清池90分鐘就需要清洗一次……這個工作量雖然用語言表達只有簡單的一兩句,但實際操作起來十分復雜。張軍勇說,為應對用水高峰期,廠里工作人員提前3個月就開始對機器進行檢修和維護。
“現在城市用水量很大,只有前期檢修完成后,才能保證夏季高峰供水期水廠的正常運行。”張軍勇說,紅雁池水廠在2010年以前全部采用的是老工藝,當時每天的制水能力為7萬立方米,2011年5月引入新工藝后,總制水能力達到了17萬立方米。這些都是為了滿足城市居民用水量日益增大所做的努力。
像紅雁池水廠一樣,目前甘河子水廠、石墩子山水廠等水廠都已經接近滿負荷生產。
烏市目前供水基本平穩
烏魯木齊水業集團客服熱線0991-2648888,24小時接聽市民電話,這條熱線是連接市民用水的“橋梁”,也是最了解供水情況的熱線。水業集團客服中心辦公室主任楊明表示,烏市目前供水基本保持平穩,沒有出現大面積缺水的片區。
楊明表示,從歷年熱線單據反映的情況來看,在連續高溫情況下,有四大原因會造成部分片區出現水壓降低、甚至缺水的現象。
首先是小區內部管網老化,跑冒滴漏嚴重,這是導致停水的主要原因。比如近幾年一到夏季用水高峰期,烏市西山建陶小區就會因為這種原因出現頻繁停水現象,每月供水1.1萬立方米,可實際用水量只有3000立方米,70%的自來水都漏了。
此外,為配合城市市政道路建設,部分路段供水管線需要進行遷移,也會導致停水。比如西山片區,部分小區因地勢高,小區內沒有二次供水系統,或二次供水設施不完善,存在間歇性水壓不足,導致三樓以上住戶用水困難。
另外, 隨著城市規模的不斷擴大,在城市供水管網末端區域,用水高峰期時三四樓會出現水壓偏低情況。
烏魯木齊河來水時空分布極不均勻,春、秋、冬三季來水偏少,夏季來水占全年來水總量的70%,在水資源時空分布差異懸殊的自然條件下,現有工程無法達到水資源的100%引用,工程性缺水和資源性缺水并存,加上浪費用水的現象時有發生,使得原本就缺少的水資源更加短缺。
采訪后記
大家齊努力,解決用水問題
炎炎夏日,勞累一天下班回到家,最大的奢望就是能夠痛快地洗個澡,可是近年來,一些小區,比如西山居民卻無法享受這些。
近年來,有關西山片區停水的報道頻繁見諸報端。
西山西街麓溪花園小區的張麗說,2010年是用水難最嚴重的時候,經常遇到毫無規律的斷水情況。有時,正洗著澡突然就沒水了,身上還滿是泡沫。水池中也經常堆滿用過的盤、碗,甚至有時都沒有餐具用……因此,張麗養成了存水的習慣。
后來,有關部門采取了相關措施,西山的用水難題一度得以緩解,但突然斷水現象仍會偶爾出現。
記者從烏魯木齊水業集團了解到,除了爆管、停電等客觀因素外,用水量不斷增加,配套管線不完善等,也是導致西山片區經常停水的原因。
張麗也發現,西山水廠“擴容”,供水管網瓶頸改造工程,有關解決西山用水的措施近年在不斷進行,總的來說,今年的用水情況相比2010年的夏季還是很樂觀的。
對于未來,張女士充滿期待,現在正在建設的西虹路-西山路高架橋二期工程,將會為她的出行帶來更多的便利,而正在進行的西山供水管線瓶頸改造工程,也能讓西山居民不再為夏日正常用水苦惱。
“雖然每年用水高峰期都會出現停水現象,但那應該是暫時的。作為市民應該要有節水意識,作為政府要積極為供水想辦法,只要大家共同努力,用水問題就會越來越少!”張麗的話,也道出了很多市民的心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