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省臨邑縣污水處理廠二期工程項目建設現場,工人正在安裝地下管道。“目前,該項目設備安裝已完成80%,預計本月中旬試運行,屆時全縣污水日處理能力將達到6萬噸。”臨邑縣污水處理廠廠長楊海波說。
臨邑縣以海河迎查為契機,大力建設與提升污水處理設施。通過升級改造,現有2家污水處理廠均達到一級A標準,第一污水處理廠的污泥處置工程、64公里長的城區管網工程都已完成;再生水利用工程已接入恒源石化、市政公司等企業;32家重點排污企業全面實行雨污分流、在線監測和中水回用;升級改造海波爾良種豬養殖場污水處理系統,采用“預處理+物化+生化”處理工藝,打造農業面源污染治理亮點。
為高標準推進迎查工作,該縣在全市率先啟動建設了10個鄉鎮垃圾轉運站,為每個鄉鎮配備了2輛密閉式垃圾運輸車;選擇部分鄉鎮駐地、社區和有條件的村,根據村莊規模和人數,試點建立村級保潔隊伍和垃圾收運設施,分步建立起城鄉環衛一體化的總體框架;力爭通過分批推進,全面建成以“村收集、鎮運輸、縣處理”運行模式為基礎、覆蓋全縣的城鄉環衛一體化系統。
該縣還將原有的三級防控體系建設提升為五級防控體系建設,即企業重點區域圍堰、車間排污口控制、廠區總排口控制、入河排污口控制和支流閘壩控制的 “水環境五級安全防控體系”。今年以來,已有26家重點排放企業健全了防控體系,水污染應急防控能力大幅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