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8日,記者從北京市全市村鎮供水工作會上獲悉,目前北京市山區尚有127個村存在水量不足和設施能力不足。今年,將對因地下水水位下降和凍損導致村莊出現飲水困難的村莊,建立完善的送水制度并常態化。此外,目前郊區試點的階梯水價、計量收費顯示,計量收費后居民平均每月用水僅是非計量地區的一半。
今年可能出現春旱
北京市水務局相關負責人介紹,去年全市解決了62個以山泉水為水源的村莊飲水困難問題,6個鄉鎮徹底告別了山泉水水源。今年將采取新打水源井、接入集中水廠和聯村供水等多種措施努力改善山區群眾供水條件。水務部門通過對山區縣上報的飲水困難村調研發現,北京市山區仍有127個村存在水量不足和設施能力不足等潛在威脅。
相關負責人介紹,北京市今春降水偏少,極有可能出現春旱,將對以山泉水、截潛流為水源的山區村莊造成較大影響。此外,今年各區縣要爭取安排專項資金,對2011年登記在冊的飲水困難、水質超標、凍損的村莊供水設施實施整改,結合泥石流易發區、生存條件惡劣地區群眾搬遷和實施水源工程等措施,分批解決飲水困難村莊。
農村浪費水嚴重
北京市水務局發布的《北京市村鎮供水收費調研報告》顯示,目前,北京市村鎮供水收費機制還不健全,水費收取率及水價普遍偏低,不僅導致水資源浪費嚴重,且由此造成村鎮供水設施的維護費用不能保障,一些供水設施得不到及時維護,致使帶病運行,特別是確保水質安全的消毒和凈化設施無法正常運行,給村鎮供水安全帶來隱患。
另外,由于村民不交水費或由村委會代交,導致水資源浪費問題較為嚴重。相關負責人表示,有些村民沒有交費吃水的習慣,一些村干部競選時承諾不收水費等原因,都造成農村地區水資源浪費嚴重。
計量收費節水50%
“村民收入低、村集體有錢,不愿強求村民交、村委會嫌麻煩、大多數村不交而導致相互影響等都是導致計量收費難的原因。”該負責人表示,今年將在農村地區推進計量收費等運行管理機制。
調查發現,在實行按戶計量收費的村和不收費的村,村民用水量存在明顯的差異。實行按戶計量收費村的村民人均用水量普遍低于3方/月,有的村甚至低于2方/月;而不收水費村的村民人均用水量普遍高于4方/月,有的村甚至高達10方/月。例如,平谷區山東莊鎮山東莊村實行按戶計量收費,村民人均用水量為1.66方/月;而該鎮東洼村不實行按戶計量收費,村民人均用水量為4.43方/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