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一些城市和地區出臺或即將出臺水價上調、污水費或水資源費上調方案。主要目的是既要滿足生產生活正常的用水需求,更要促進人們養成節約用水的習慣。從水務上市公司的角度看,提高水價無疑能提高盈利能力,其中對水價敏感度較大的公司值得關注。
水價上調現象增多
2月15日國務院常務會議研究部署了2012年深化經濟體制改革的八項重點工作,其中第四項明確提出“深化電力、成品油和水資源價格改革”。事實上,自年初以來,已有不少地區或城市出臺了水價或污水處理費上調方案。如長沙、柳州等多個城市上調了居民和非居民用水價格,還有多個城市或地區正在制定階梯水價辦法。另外,還有不少地方出臺了上調水資源費的方案。
從這些方案看,都是價格或收費上調的,有的漲幅還不小。如長沙市從今年2月1日開始居民生活用水價格每噸由1.88元上調至2.58元,漲幅達到37%。柳州市則決定對居民生活用水實行階梯式計量水價,每戶每月用水量在28立方米以內的水價0.97元/立方米(所列水價均不含污水處理費),而超量使用自來水的,水價有可能達到1.46元/立方米,嚴重超量的價格是1.94元/立方米。
從各種調價方案的影響看,主要分為兩類:一類是增加水務公司成本的,如水資源費上調;另一類是增加相關公司收益的,如提高消費端自來水售價和污水處理費。
上調水資源費就是提高取用水單位和個人所繳的費用。事實上,一些地方早就開始了行動。如山東省從今年初開始對超計劃(定額)取用水實行累進加價征收水資源費制度,超計劃10%以內(含)部分,按照當地水資源費標準1倍加收;超計劃10%至30%(含)部分,按照當地水資源費標準2倍加收;超計劃30%以上部分,按照當地水資源費標準3倍加收。這對取用水單位特別是用水大戶自來水公司而言,無疑意味著成本將大大增加。當然,對自來水公司而言,水資源費最終會轉嫁到消費者身上,但對其它用水單位和個人而言,卻是實實在在地增加了負擔。
對于銷售端水價或污水處理費上調而言,自來水生產公司或污水處理企業將會受益。從目前的體制看,無論是居民用水還是非居民用水,只要水價上調,自來水生產和供給公司收入就會增加,利潤也會增加。污水處理公司情況大體也是如此。當然,制水和供水有的是一體的,有的則由不同的公司分別承擔,這時就存在利潤分成的問題。
關注對水價較敏感的公司
理論上講,無論是上調水價還是上調污水處理費,水務公司都將受益,但對具體公司而言,受益程度是有差別的,體現為其對水價的敏感程度不同。
首先,在水務公司的業務構成中,自來水供給業務和污水處理業務所占比重不一樣。比重大的公司,若水價上調或污水處理費上調,對公司整體業績而言受益程度自然也大些。這方面值得關注的公司有重慶水務、中山公用、興蓉投資等。
其次,不同公司的自來水供給業務或污水處理業務盈利能力不一樣。根據Wind資訊數據,2011年前三季度水務公司毛利率整體達到44.81%,但各公司差別很大,高的達到58%以上,低的不足3%,當然這可能是受到別的業務拖累。具體到上市公司,如江南水務2011年中期自來水業務毛利率高達63.64%,而武漢控股2011年中期自來水業務毛利率只有18.95%。不考慮其它因素,若因水價過低導致公司盈利能力低,這時水價上調的可能性更大,而同樣幅度的上調對其業績的影響也更大。
總體看,自來水價格上調或污水處理費上調,對相關上市公司的影響是積極的,有利于其提高盈利水平。但對于二級市場而言,影響基本是一次性的或者是交易性的機會。上調價格后,上市公司盈利能力將在新的水平上維持平穩。
根據Wind資訊數據,在申萬行業分類中的15家水務公司中,自來水業務毛利率較低的有武漢控股、中山公用,毛利率都不足20%,而較高的有江南水務、興蓉投資等。毛利率較低的公司往往所在地區水價上調的可能性也較大,值得關注。
水價上調現象增多
2月15日國務院常務會議研究部署了2012年深化經濟體制改革的八項重點工作,其中第四項明確提出“深化電力、成品油和水資源價格改革”。事實上,自年初以來,已有不少地區或城市出臺了水價或污水處理費上調方案。如長沙、柳州等多個城市上調了居民和非居民用水價格,還有多個城市或地區正在制定階梯水價辦法。另外,還有不少地方出臺了上調水資源費的方案。
從這些方案看,都是價格或收費上調的,有的漲幅還不小。如長沙市從今年2月1日開始居民生活用水價格每噸由1.88元上調至2.58元,漲幅達到37%。柳州市則決定對居民生活用水實行階梯式計量水價,每戶每月用水量在28立方米以內的水價0.97元/立方米(所列水價均不含污水處理費),而超量使用自來水的,水價有可能達到1.46元/立方米,嚴重超量的價格是1.94元/立方米。
從各種調價方案的影響看,主要分為兩類:一類是增加水務公司成本的,如水資源費上調;另一類是增加相關公司收益的,如提高消費端自來水售價和污水處理費。
上調水資源費就是提高取用水單位和個人所繳的費用。事實上,一些地方早就開始了行動。如山東省從今年初開始對超計劃(定額)取用水實行累進加價征收水資源費制度,超計劃10%以內(含)部分,按照當地水資源費標準1倍加收;超計劃10%至30%(含)部分,按照當地水資源費標準2倍加收;超計劃30%以上部分,按照當地水資源費標準3倍加收。這對取用水單位特別是用水大戶自來水公司而言,無疑意味著成本將大大增加。當然,對自來水公司而言,水資源費最終會轉嫁到消費者身上,但對其它用水單位和個人而言,卻是實實在在地增加了負擔。
對于銷售端水價或污水處理費上調而言,自來水生產公司或污水處理企業將會受益。從目前的體制看,無論是居民用水還是非居民用水,只要水價上調,自來水生產和供給公司收入就會增加,利潤也會增加。污水處理公司情況大體也是如此。當然,制水和供水有的是一體的,有的則由不同的公司分別承擔,這時就存在利潤分成的問題。
關注對水價較敏感的公司
理論上講,無論是上調水價還是上調污水處理費,水務公司都將受益,但對具體公司而言,受益程度是有差別的,體現為其對水價的敏感程度不同。
首先,在水務公司的業務構成中,自來水供給業務和污水處理業務所占比重不一樣。比重大的公司,若水價上調或污水處理費上調,對公司整體業績而言受益程度自然也大些。這方面值得關注的公司有重慶水務、中山公用、興蓉投資等。
其次,不同公司的自來水供給業務或污水處理業務盈利能力不一樣。根據Wind資訊數據,2011年前三季度水務公司毛利率整體達到44.81%,但各公司差別很大,高的達到58%以上,低的不足3%,當然這可能是受到別的業務拖累。具體到上市公司,如江南水務2011年中期自來水業務毛利率高達63.64%,而武漢控股2011年中期自來水業務毛利率只有18.95%。不考慮其它因素,若因水價過低導致公司盈利能力低,這時水價上調的可能性更大,而同樣幅度的上調對其業績的影響也更大。
總體看,自來水價格上調或污水處理費上調,對相關上市公司的影響是積極的,有利于其提高盈利水平。但對于二級市場而言,影響基本是一次性的或者是交易性的機會。上調價格后,上市公司盈利能力將在新的水平上維持平穩。
根據Wind資訊數據,在申萬行業分類中的15家水務公司中,自來水業務毛利率較低的有武漢控股、中山公用,毛利率都不足20%,而較高的有江南水務、興蓉投資等。毛利率較低的公司往往所在地區水價上調的可能性也較大,值得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