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口增加,GDP翻倍,年度用水總量卻降低了18.98億立方米。如此降本增效還不是上海節水的終點,記者從昨天開幕的2025上海第三十四屆“全國城市節約用水宣傳周”獲悉,有關方面已著手用DeepSeek建模節水。

統計數據顯示,15年來,上海全市GDP總量增長了2.1倍,達到2024年53926.71億元;常住人口增長7.71%,達到2480.26萬人。但同期全市年度用水總量已從最高峰的126.29億立方米下降到2024年度的107.31億立方米,降低18.98億立方米,降幅達15%。全市萬元地區生產總值用水量13立方米,萬元工業增加值用水量27立方米,分別較“十三五”末下降了31.6%和20.6%。2024年,上海以占全國1.81%的用水量支撐了占全國4%的GDP總量。

“節水是一個系統工程。”在上海市供水管理事務中心節水管理中心副科長、高級工程師伍彩球看來,這個“系統工程”是一個“政府主導、市場發力、社會協同”的全鏈條式節水新格局,包括持續完善節水制度政策、發展節水產業和科技、推進非常規水利用、開展管網漏損專項行動等方面。
據了解,上海不但完成了《建立健全上海市城鎮非居民用水超定額累進加價制度的實施方案》《上海市非居民用水超定額累進加價實施細則》《上海市水平衡測試管理規定》三部規范性文件修訂,還在2024年加快開展《上海市節約用水條例》立法工作,并不斷完善金融扶持政策,對“十四五”期間建成投產的節水技術改造、污水資源化利用、雨水等非常規水利用三大類項目按照不同的單價標準進行扶持——其中,2024年對24個項目給出的2621.59萬元扶持資金,帶來了582.16萬立方米的年節水量。

一系列措施實施后,公共供水管網漏損率降低了,居民節水意識強了,節水器具更受歡迎了,企業紛紛綜合利用雨水的同時,還通過科技賦能,將污水資源化再利用,2024年非常規水利用量達到了1.4億立方米。而上海在全國率先推行的“合同節水+智慧節水”創新管理模式,年節水量在2024年底達到了約324.65萬立方米。
比以往更進一步的是,正在奉賢區一些學校推行的“合同節水+智慧節水”項目,已在利用DeepSeek節水。相關系統“節水精靈小賢”如同一個貼心的水管家一樣,通過安裝在管道上的智能設備,不但能實時感知、播報管道運行狀態,及時報警異常用水情況,還會對可能發生的滲漏等情況預判預警,使節水達到更好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