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杭州市蕭山區農村供水的第二次革命,農村供水一戶一表改造工作已取得階段性成效,截至目前,全區共有64個村(社區)3萬余戶農村居民已提交改造申請,涉及17個鎮街場。
讓百姓喝上放心水
管網老化、管徑偏小、水壓偏低、漏損率高……這些是不少農村用戶用水過程中碰到的麻煩,也是農村供水一戶一表改造要解決的問題。
對于一戶一表改造帶來的好處,臨浦鎮東麓池社區居民鮑芝花深有感觸。“以前時常出現水壓低、出水泛黃等情況,現在水質好了,清潔了,老百姓用水更放心了。”臨浦鎮在2008年舊城改造時,就已經在逐步推進一戶一表改造工作了,截至目前已有1000多家住戶完成了改造。今年,臨浦鎮14個村申請一戶一表改造,目前浦二、臨一、橫一、新聯村4個村已進場施工。
和臨浦鎮一樣,蕭山區其他鎮街場一戶一表改造積極性也很高。截至目前,全區共有64個村(社區)3萬余戶農村居民已提交改造申請,村(社區)所轄供水營業所已全部受理,18個行政村正在進場施工中,其余行政村(社區)將陸續進入改造階段。改造完成后,農村居民不僅能喝上清潔安全的自來水,還將享受到和城市居民一樣的“同城、同網、同服務”供水服務。
改造資金多方共擔
今年4月,區政府辦公室下發《關于印發的通知》,這標志著蕭山區農村供水一戶一表改造工作全面啟動。根據文件精神,在“十二五”期間,蕭山區將投入10多億元,對全區400多個行政村(社區)近30萬戶農村居民進行供水改造,改造后的村(社區)供水管理由供水公司負責,實行統一抄表、收費、維護和其他服務。
農村供水一戶一表改造是政府的民生事,也是百姓自己的事。在資金安排上,由區財政、區水務集團、所在鎮街場、村(社區)、受益農戶共同承擔。其中,所在鎮街場、村(社區)、農戶共承擔50%,其余50%資金由區財政、區水務集團共同承擔。涉及的鎮街場相繼制定相關配套政策,如臨浦鎮明確由“鎮街場、村(社區)、農戶共承擔50%”的改造費用中,一半由鎮承擔,一半由村(社區)及農戶承擔;所前鎮將按照村(社區)規模的大小,分別給予每個改造村(社區)30萬元-50萬元不等的扶持資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