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北京排水集團副總經理鄭江表示,目前北京的排水標準還是上世紀80年代建設的,標準比較低。在城區78個下沉式橋區的雨水泵站中,有一半以上為一年一遇,僅能抵抗每小時30毫米的降雨。
今年5月,市規劃委公布了《城市雨水系統規劃設計暴雨徑流計算標準》的征求意見稿,大幅提高了雨水管渠的設計標準,要求設計級別最低也必須是3年一遇,重要地區、重要道路為5年一遇,特別重要地區、特別重要道路為10年一遇。
目前,排水集團正在根據新的排水標準對北京下沉式立交橋的泵站進行改造,目標是在2015年前,讓這78座下沉式立交橋泵站能夠應對5年一遇的雨情,相當于雨量60毫米左右。此外,將采用建設蓄水池、客水分流系統等,使得橋區整體的防汛能力達到10年一遇,也就是能夠抵御每小時70毫米的暴雨。
針對此次暴雨中出現的一些問題,昨日,市水務局副局長潘安君坦言,在應對本次特大暴雨過程中,暴露出城市基礎設施還比較薄弱,標準不高;其次,防汛指揮的運行機制上還需要進一步完善;此外,防汛減災知識的普及有待提高,社會動員能力也有待進一步加強。
專家觀點實現新標準需漸進過程
“標準已經夠用了,關鍵是要實現標準。”北京市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市政所原主任工程師段昌和認為,新標準提出來之后,到真正實現這個高標準,有個逐漸建設的過程。
北京市氣象局高級工程師張明英認為,對于城市防洪標準而言,不可能無限地高,重要的是,在城市出現災害性天氣時,加強預防、預案和搶險救災。如當一個地方出現積水斷路的時候,如果能有人盡早報警,或有人值班提醒,或平時加強對人們的安全教育,以及加強現場的疏導和指揮,開車的人可能就可以停駛,避免駛入低洼地發生事故。
五問暴雨應急
能否通過短信發布暴雨預警?
21日,北京市氣象部門連發5次暴雨預警,然而不少網友認為,氣象部門發布預警渠道過少。為此,呼吁政府可通過短信方式將預警送達所有市民,提醒人們減少外出。
A:市氣象局副局長曲曉波表示,這次的暴雨預警,氣象部門在發送給各個部門的同時,也對公眾進行了發布,渠道包括網絡、手機、電視、廣播、街道顯示屏等。“短信只是傳輸手段的一種,不能完全指望短信。”曲曉波表示,氣象部門有短信終端發送渠道,但是北京有2000萬常住人口,95%以上擁有手機,發送短信的基站卻十分有限,而且人口特別集中,很可能都集中在一個基站覆蓋范圍內。聯通曾經幫氣象部門做過測試,一條短信出去之后,一秒鐘最快能發出去400條,按照這個速度,全市市民都收到短信要很長時間,如果接收到短信的時候災害天氣已經結束了,預警也就沒有意義了。
公交地鐵可否延長運營時間?
昨日,北京排水集團副總經理鄭江表示,目前北京的排水標準還是上世紀80年代建設的,標準比較低。在城區78個下沉式橋區的雨水泵站中,有一半以上為一年一遇,僅能抵抗每小時30毫米的降雨。
今年5月,市規劃委公布了《城市雨水系統規劃設計暴雨徑流計算標準》的征求意見稿,大幅提高了雨水管渠的設計標準,要求設計級別最低也必須是3年一遇,重要地區、重要道路為5年一遇,特別重要地區、特別重要道路為10年一遇。
目前,排水集團正在根據新的排水標準對北京下沉式立交橋的泵站進行改造,目標是在2015年前,讓這78座下沉式立交橋泵站能夠應對5年一遇的雨情,相當于雨量60毫米左右。此外,將采用建設蓄水池、客水分流系統等,使得橋區整體的防汛能力達到10年一遇,也就是能夠抵御每小時70毫米的暴雨。
針對此次暴雨中出現的一些問題,昨日,市水務局副局長潘安君坦言,在應對本次特大暴雨過程中,暴露出城市基礎設施還比較薄弱,標準不高;其次,防汛指揮的運行機制上還需要進一步完善;此外,防汛減災知識的普及有待提高,社會動員能力也有待進一步加強。
專家觀點實現新標準需漸進過程
“標準已經夠用了,關鍵是要實現標準。”北京市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市政所原主任工程師段昌和認為,新標準提出來之后,到真正實現這個高標準,有個逐漸建設的過程。
北京市氣象局高級工程師張明英認為,對于城市防洪標準而言,不可能無限地高,重要的是,在城市出現災害性天氣時,加強預防、預案和搶險救災。如當一個地方出現積水斷路的時候,如果能有人盡早報警,或有人值班提醒,或平時加強對人們的安全教育,以及加強現場的疏導和指揮,開車的人可能就可以停駛,避免駛入低洼地發生事故。
五問暴雨應急
能否通過短信發布暴雨預警?
21日,北京市氣象部門連發5次暴雨預警,然而不少網友認為,氣象部門發布預警渠道過少。為此,呼吁政府可通過短信方式將預警送達所有市民,提醒人們減少外出。
A:市氣象局副局長曲曉波表示,這次的暴雨預警,氣象部門在發送給各個部門的同時,也對公眾進行了發布,渠道包括網絡、手機、電視、廣播、街道顯示屏等。“短信只是傳輸手段的一種,不能完全指望短信。”曲曉波表示,氣象部門有短信終端發送渠道,但是北京有2000萬常住人口,95%以上擁有手機,發送短信的基站卻十分有限,而且人口特別集中,很可能都集中在一個基站覆蓋范圍內。聯通曾經幫氣象部門做過測試,一條短信出去之后,一秒鐘最快能發出去400條,按照這個速度,全市市民都收到短信要很長時間,如果接收到短信的時候災害天氣已經結束了,預警也就沒有意義了。
公交地鐵可否延長運營時間?
昨日,北京排水集團副總經理鄭江表示,目前北京的排水標準還是上世紀80年代建設的,標準比較低。在城區78個下沉式橋區的雨水泵站中,有一半以上為一年一遇,僅能抵抗每小時30毫米的降雨。
今年5月,市規劃委公布了《城市雨水系統規劃設計暴雨徑流計算標準》的征求意見稿,大幅提高了雨水管渠的設計標準,要求設計級別最低也必須是3年一遇,重要地區、重要道路為5年一遇,特別重要地區、特別重要道路為10年一遇。
目前,排水集團正在根據新的排水標準對北京下沉式立交橋的泵站進行改造,目標是在2015年前,讓這78座下沉式立交橋泵站能夠應對5年一遇的雨情,相當于雨量60毫米左右。此外,將采用建設蓄水池、客水分流系統等,使得橋區整體的防汛能力達到10年一遇,也就是能夠抵御每小時70毫米的暴雨。
針對此次暴雨中出現的一些問題,昨日,市水務局副局長潘安君坦言,在應對本次特大暴雨過程中,暴露出城市基礎設施還比較薄弱,標準不高;其次,防汛指揮的運行機制上還需要進一步完善;此外,防汛減災知識的普及有待提高,社會動員能力也有待進一步加強。
專家觀點實現新標準需漸進過程
“標準已經夠用了,關鍵是要實現標準。”北京市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市政所原主任工程師段昌和認為,新標準提出來之后,到真正實現這個高標準,有個逐漸建設的過程。
北京市氣象局高級工程師張明英認為,對于城市防洪標準而言,不可能無限地高,重要的是,在城市出現災害性天氣時,加強預防、預案和搶險救災。如當一個地方出現積水斷路的時候,如果能有人盡早報警,或有人值班提醒,或平時加強對人們的安全教育,以及加強現場的疏導和指揮,開車的人可能就可以停駛,避免駛入低洼地發生事故。
五問暴雨應急
能否通過短信發布暴雨預警?
21日,北京市氣象部門連發5次暴雨預警,然而不少網友認為,氣象部門發布預警渠道過少。為此,呼吁政府可通過短信方式將預警送達所有市民,提醒人們減少外出。
A:市氣象局副局長曲曉波表示,這次的暴雨預警,氣象部門在發送給各個部門的同時,也對公眾進行了發布,渠道包括網絡、手機、電視、廣播、街道顯示屏等。“短信只是傳輸手段的一種,不能完全指望短信。”曲曉波表示,氣象部門有短信終端發送渠道,但是北京有2000萬常住人口,95%以上擁有手機,發送短信的基站卻十分有限,而且人口特別集中,很可能都集中在一個基站覆蓋范圍內。聯通曾經幫氣象部門做過測試,一條短信出去之后,一秒鐘最快能發出去400條,按照這個速度,全市市民都收到短信要很長時間,如果接收到短信的時候災害天氣已經結束了,預警也就沒有意義了。
公交地鐵可否延長運營時間?
前日暴雨,不少私家車水中拋錨,部分市民被困在雨里,出租車難打,公交、地鐵又已經收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