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市合川區自來水有限責任公司
二次供水是指單位或個人使用儲存、加壓等設施將城市公共供水或者自建設施供水經儲存、加壓后再供給用戶的形式。隨著城市房地產業的蓬勃發展,高樓層建筑的住宅小區日趨普遍,城市二次供水設施越來越多。如何規范二次供水管理,防止水質污染,確保人民群眾飲用水安全,已成為備受關注的熱點民生問題。
一、我區二次供水的前期管理
隨著城市的不斷擴張,高層建筑和高位建筑也不斷增多,城市人口從十幾萬發展到四十萬,二次供水也經歷了從無到有、從混亂到逐步發展完善的過程。
早期,由于高層建筑相對較少,二次供水的管理缺乏專門的管理。小區的二次供水設施由開發商自行選型、建設、安裝、管理。隨著后期物業公司的介入,供水管理模式呈現多樣化,給二次供水管理帶來許多新問題。由于物業公司缺乏二次供水管理的專業知識和經驗,加之管理不嚴格、制度不完善,使得水質、水壓經常出現不合格的情況。個別不負責任的開發商,在銷售完畢后物業未到位的情況下提前撤場,造成二次供水設施無人管理,加劇了各項隱患的發生。
二、我區二次供水的現狀
我區現共有自來水用戶18萬余戶,管網長度560公里,服務人口約40萬人,服務面積40平方公里。根據我司的城區供水服務壓力,超過黃海標高230米的小區在立戶設計中將采用二次供水方式,目前城區涉及采用二次供水的用戶已達11萬戶。
2014年之前,我區涉及二次供水的小區,都是由開發商自建、自管、自主運行,我司未參與實際的管理。
三、存在的問題
我區二次供水存在的問題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由開發商建設的二供設備片面追求價格低廉,不注重產品質量,故障頻繁,時常停水檢修,給用戶正常用水造成影響;
此類二供設備無負壓裝置失靈后無序抽取用水,導致供水管網形成負壓,對市政管網及周邊用戶正常用水造成影響;
存在售后服務跟不上、檢修維護時間長、甚至放棄維修、不兌現服務承諾等現象。
四、我區二次供水的改進
2014年以后,一戶一表安裝文件中明確了對二供設施的建設和收費管理的相關規定,我司結合實際情況開展了二供設施的管理工作。目前城區共有29個小區的二供設施由我司負責建設(設備已達50余套,均為一線品牌),約有用戶3萬戶,為保障設施的正常運行,配置了專門的二供管理員,對我司自建的二供設施進行管理,同時建立相關制度和設備臺賬,所有設備供貨商的質保期為5年,并要求他們每月定期對設施進行巡檢,同時形成書面記錄交公司存檔備查。現由于政府主管部門關于二供管理的相關實施細則沒有出臺及其他相關法律法規的要求,現有二供設施由我司負責建設及維護工作,日常運行由物管負責。對于不能一次建設完成的小區,和開發商協商,一次性對小區的二供設備進行規劃,避免今后重復建設。
五、合理建議及規范管理
1、建立設備準入制度,制定招投標細則
由于二供設備品牌較多,技術參差不齊,而目前的招投標方式制約了用戶對設備的選擇。同一地區采用的品牌較多,將增大后期的維護難度,備品備件將比較繁多,庫存要求將加大。建議針對地區特點,結合各一線品牌的性能,制定設備需求的細則,對滿足要求的品牌建立準入制度。
2、大修基金的使用
在設備不能正常使用或達到使用年限后,將進行更換。現有規定要求至少需要占業主總人數三分之二的業主和占建筑總面積三分之二的業主同意(簡稱雙三分之二),才能使用大修基金。這樣不能保證基金的正常使用,也不能保證設備的正常運行。建議可以走“綠色通道”,就是可以不經過業主“雙三分之二”表決同意,直接申請使用維修資金。
3、完善政策,逐步接收
積極推進政府主管部門盡快出臺關于二次供水管理實施細則;由供水企業對二供設備進行全程建設、管理;待政府的政策出臺后,再對用戶自建二次供水設施逐步接收管理。
結束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