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一级爽快片淫片高清特级_日韩中文字幕网_国产视频在线免费观看_好男人资源在线观看高清社区

歡迎光臨水表信息網!
技術前沿
當前位置: 首頁 » 技術前沿 » 儀表常識
 
儀表常識

水表怎么看

字體: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發布日期:2018-01-23  來源:中國IC卡水表網  作者:本站原創  瀏覽次數:991

       二、智能水表怎么看
  
       智能水表除了可對用水量進行記錄和電子顯示外,還可以按照約定對用水量進行控制,并且自動完成階梯水價的水費計算,同時可以進行用水數據存儲的功能。智能水表很靈敏,出水即顯量。所以在一般情況下,智能水表之需要認識字,直接可以在智能水表上讀出。IC卡智能水表充值后使用,用戶用水更加節約、方便,如卡內金額用完,水也同時停止供應。提醒用戶在使用此種水表時,注意及時充值,并在充值后正確方法向水表輸入,以保障水表正常工作。

  智能水表是現在市面上用的較多的,用起來比較方便,更加智能化,用水量直接在表上就可以讀出,而且還可以及時提醒用戶進行充值,小編認為這種水表是比較好用的。

  1、速度式水表:安裝在封閉管道中,由一個運動元件組成,并由水流運動速度直接使其獲得動力速度的水表。

  2、容積式水表:安裝在管道中,由一些被逐次充滿和排放流體的已知容積的容室和憑借流體驅動的機構組成的水表,或簡稱定量排放式水表。

  3、過載流量(qs):水表在短時間內,且無損壞的情況下,最大的使用流量,其值兩倍于常用流量。

  4、常用流量(qp):水表在正常工作條件即穩定或間歇流動下,最佳使用的流量。

  5、分界流量(qt):流量范圍被分割成兩個區處所出現的流量。“高區”和“低區”各自由一個該區的最大允許誤差來表征。

  6、最小流量(qmin):在最大允許誤差限之內要求水表給出的最低流量。它與水表代號的數值有關。

  7、壓力損失:在給定的流量下,管道中水表的存在所造成的壓力降低。

  三、純指針水表/老式水表怎么看

  在水表指針的方便還有表示分別是乘1000。乘100。乘10。乘1。乘0。1 乘0。01 乘0。001 乘0。0001所謂水表的正方。是你看水表的中間有個黑色米字的形狀。你打開水管后那個米字就會順時針轉動。然后那個米字的左邊是四個黑色的指針。后面是四個紅色的指針。左邊第一位是千位。依次百位。十位。個位。順著后面是紅色指針。一般不讀數。是小數點后面的數了。

 

  黑色齒輪下面有標志,順序為XXXX(千位數),XXX(百位數),XX(十位數),X個位數。再順序看千位數標記在哪里,同理就可以得出用水的數字。這個月的數字減上個月的數字自然就是你實際用水量。

  舉例:

  第一步,先看千噸位(見圖2),千噸位的指針在0和1之間,所以千噸位的讀數為0;

  圖2

  第二步,再看百噸位(見圖3),百噸位的指針在7和8之間,所以百噸位的讀數為7;

  圖3

  第三步,再看十噸位(見圖4),十噸位的指針在6和7之間,所以十噸位的讀數為6;

  圖4

  第四步,最后看個噸位(見圖5),個噸位的指針在8和9之間,所以個噸位的讀數為8;

  圖5

 

  經過以上幾步后,最后我們就得出圖1的水表數為768噸。

  讀取紅色指針讀數:紅色指針的讀數,出廠時檢驗用,我們不必關心。

  四、刷卡水表怎么看

  首先安裝完水表以后,水管理部門會給每戶水用戶發一張IC充值卡,拿著這張卡去他們那就可以進行繳費充值了。

  然后回來以后將IC卡對準刷卡水表的刷卡指示區刷一下,如果看到有聲音提示或者紅燈閃爍,然后顯示屏幕上會跳出顯示END字樣,這樣你的剩余金額、剩余水量和已用金額、已用水量還有水的單價都會顯示出來,這個時候用戶就可以進行正常用水了。

  當然,當水表里面的金額用完以后,水表的閥門就會自動閉合,無法進行用水。

  所以說,這樣也就防止有個別用戶惡意用水不付費情況出現了。

 

  而且有的刷卡水表還有階梯水價功能,按照不同的用水量進行單價的不同設置。

  提示:

 

  如果長期不用水,建議將水表旁的入戶水閘關閉,就能防止因空氣殘留而引起指針緩慢轉動。

  家用水表價格

  1、機械表對于具有一定規模的住宅小區,居民分散于不同單位,上門抄表、收取費用比較麻煩。所以機械水表價格很低,100元以下便能買到。

  2、家用智能水表價格會比普通機械水表高許多,品牌水表廠家報價300元左右,一般小廠家報價200元左右,小作坊報價120元左右。

  3、常見的家用水表是遠傳水表,這款水表基礎功能是遠傳數據到電腦里,解決了入戶上門抄表的麻煩,提高了供水單位的管理效率,這款家用水表價格為190多到300多。

 
關鍵詞: 水表怎么看
免責聲明:
本站所提供的文章資訊、圖片、音頻、視頻來源于互聯網及公開渠道,僅供學習參考,版權歸原創者所有! 如有侵犯您的版權,請通知我們,我們會遵循相關法律法規采取措施刪除相關內容。


 
[ 技術前沿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訴好友 ]  [ 打印本文 ]  [ 關閉窗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