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市供水總公司實施內外有別管理,提高服務質量,樹立良好企業形象。
該公司堅持對外業務越簡越好,盡最大限度方便用戶;對內管理越繁越好,加強權力制約,強化管理的公平與公開。截至目前,市區繳納水費已經實現“10分鐘便民服務圈”。在自建24小時自助繳費機和4個水費營業點的基礎上,供水總公司與杰出超市、時代商廈、中國郵政儲蓄銀行合作開通“便民代收點”,將繳費網點增至250余個,確保市區居民都能就近繳費。
同時,該公司與工商銀行、建設銀行、中國移動、中國電信等單位合作,開通了信用卡水費代收代扣業務、手機余額繳費業務和手機翼支付服務,讓市民足不出戶就可以繳納水費。
在日常的用水中,出現了疑問,居民們也不用再跑到供水公司了,分布在各小區管片的“客戶代表”就能當面答疑。這些集查表收費、答疑解惑、宣講政策以及協調溝通用戶用水需求于一身的供水客戶代表,可提供全方位、深層次的管家級服務。
在供水的對外業務中,除了市民的繳費、咨詢業務,新開用水戶占了很大比例。從今年開春起,該公司嘗試“兩個代辦”業務(即為民服務全程代辦和項目服務全程代辦制度),設置了一條龍服務窗口,大大節省了業務方理的時間和精力。當市民和用戶在辦事越來越簡單快捷的同時,供水總公司內部卻在建立一種把簡單變復雜的新機制。以前買個辦公桌椅,一個部門自己定價定點就辦妥了,一個管特殊用水的業務員自己核定用水量就行了。可現在內部采購,至少需要經過3個部門,分別確定需要量、比較價格、核準;幾個科室聯合的檢查小組,對特種行業用水開展普查,對用水戶補差情況進行徹底清查,逐戶建立檔案,并實施動態管理,以核定用水量以水謀私的事不見了。
現在的供水內部體系中,“透明、公開、節儉”成為最主要的關鍵詞。在部門間的相互制約和監督中,成本降下來了,權力被分解了,個人的違法空間被抽空了,運營過程越來越安全和安心。
吳進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