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水道養護工作,就是人們常說的“掏陰溝”。由于下水管道堵塞情況復雜,各種腐爛食物、糞便、污泥、油污等垃圾應有盡有,臭氣熏天,人在井內作業連喘氣都很困難,工作的艱苦程度難以想象。經濟的發展讓城市里餐館密集,大量板結油污堵塞排水管和窨井,大部分是靠工人的雙手清理,往往是污水泥水濺滿全身,雖經過反復清洗,但總是會留有難聞的味道。袁鳳武是昆明排水設施管理有限責任公司一名普通員工,自參加工作以來,就在公司管網分公司從事下水道管道沖洗一線工作,用自己的實際行動詮釋了“臟了我一人,換來萬家潔”的下水道養護工人本色。
每年汛期是下水道工人最忙的季節,不但需要完成日常生產工作還要兼顧城市防汛搶險工作,在汛期內,必須全天24小時待命,做到有險必搶,全力保障。去年7月19日,城區連降暴雨,海明河水位急劇上升。夜晚11點多,袁鳳武和其他防汛搶險應急人員來到石虎關立交路段,大雨傾盆,排水管網泄洪能力有限,鐵路橋下進出通道全被涌來的雨污水淹沒。為了讓水流更快些,讓路面積水少一些,給出行的車輛行人多一分安全保障,袁鳳武二話沒說,馬上趟進積水中,用手在水中摸索著找到檢查井,一個一個地將檢查井蓋打開,放置好安全防護圍欄,緩解了路段淹水。這次搶險,袁鳳武和同事們兩天兩夜沒有合眼,堅守防洪一線直到積水退去。
一天,袁鳳武和同事們正在吃午飯,公司接到社區創文志愿者求援電話:“站前路一居民樓內化糞池污水冒溢,請求支援。”化糞池不屬于市政公用設施,不屬于公司的管轄范圍,屬建筑物的附屬建筑,理應由建筑物產權所有者負責清理。但是,袁鳳武和同事放下飯碗,迅速趕到現場。面對惡臭、污濁不堪的化糞池,袁鳳武還是二話沒說,操作管道疏通車就干了起來,直到將堵塞的管道疏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