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節水標兵”將獲現金獎勵
本報訊(記者陶穎)北京將啟動節水獎勵辦法的制訂工作。北京市節水管理中心今日表示,目前節水辦正在進行相關材料的調研,明年有望出臺正式文件。
1987年,北京曾經出臺過一個關于節水獎勵的辦法。由于不適合目前北京發展情況,該辦法已經停止使用。之前的獎勵只是對節水行為進行表彰,很多地方還比較欠缺。
市節水中心表示,新的節水獎勵辦法將針對社會單位乃至個人,例如達到一定的節水效果或發明有效節水措施等,將進行獎勵。獎勵辦法之一將考慮采用資金方式。
專家支招
近日,各地掀起了此起彼伏的水價上漲大合唱。
很多網友開始在一些網站論壇博客上交流節水經驗,并互相鼓勵。《法制晚報》記者邀請北京市節約用水管理中心專家,對網友的經驗進行點評。
●“聚少成多”型:網友“化不了的雪”提供了一些數據:“滴水”在1個小時里可以集到3.6公斤;1個月里可集到2.6噸,足可以供給一個人的生活所需。
至于連成線的小水流,每小時可集水17公斤,每月可集水12噸。
●專家點評:如果是家中水龍頭或入戶管線接口老化等問題,導致滴漏,這樣的做法很可取,但根本的解決辦法是盡快修復。
如果是人為滴水,以達到不走水表的目的,就不是真正的節約用水了。
●“廢物利用”型:網友“功夫熊貓”平時會把洗衣服的水和拖地板的水存起來沖馬桶,此外還會把洗衣服剩下的最后一道水用來拖地板。
網友“qiaobing5566”總結的“家庭節水有效十招”中也提到,淘米水、煮過面條的水用來洗碗筷,去油又節水,養魚的水澆花,能促進花木生長。
●專家點評:這是典型的循環利用節水辦法,值得推廣。
目前北京許多家庭的衛生間、廚房都配有各種桶、盆,目的是把用過一次的水留住,進行其他利用,最大限度地讓一盆水發揮作用。
●“技術改造”型:網友“真真假假”分享了一個絕招,他自己動手對水龍頭做了一個小小的“改造”,找一個類似網狀的噴嘴安裝到水龍頭上,噴頭上的細小出水孔會使水流看起來變大,這樣就可以控制水的流量,從而達到節水的目的。
●專家點評:北京曾經舉辦過節水器具展,有不少類似的小發明。如果市民不善于自行改造,可直接選用節水性高的節水器具,同樣能達到節水的目的。
文/記者陶穎王永生部分內容綜合《深圳特區報》